邵祖平与陈三立一段诗学纷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祖平与陈三立一段诗学纷争   《当代诗坛点将录》曾提到一段邵祖平、陈三立的轶事,可广见闻:   有一事颇有趣,聊纪于此,冒叔子《叔子诗稿》一九六二年《黄山樵子夜过谈艺臧否人伦推倒元白舌底澜翻势不可当去后戏为三绝》其第三首云:“前人朴质今人笑,面辱乡贤邵祖平。诸老风流难仿佛,得君狂者竟何人?”于前二句下自注:“散原尝为年家子同乡邵某作序,恭维未餍其欲,邵于散原面将序文撕碎以辱之,散原貌益谦下”,今观浙大所出《培风楼诗》,散原之序,赫然在焉,不知与所撕之序,一耶二耶?抑或叔子所载之事,究属实否?黄山樵子者,亦不知何许人也。   据冒叔子同题第一首诗自注,其人为阎尔梅同乡,则为沛县人无疑。细玩诗意,冒叔子只是拿邵、陈故事来讽刺黄山樵子,认为他可得邵氏狂傲真传而已,并非专门针对邵氏。不过围绕着《培风楼诗存序》,邵、陈之间曾发生不快,殆无可疑。这也是民国诗学唐宋之争的一件趣事,不妨拿来说说。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陈三立在北平拒进汤药,于悲愤中去世。消息传来,邵祖平写了《闻散原先生之丧》七律二首:   杖底鸡声不再闻,归真仍入九重门。   弥缝鲁叟苞淳意,跌宕渊明露醉言。   盖代诗篇开广丽,旧乡党籍脱孤鸾。   吟坛幅裂同光后,谁为神州奠厚坤。   忠孝谟谋昔最勤,神州袖手益酸辛。   晴庐慈竹溅衰泪,牯岭浮云瘗古颦。   境举狼烟传赵猎,天分鹑首与秦亲。   思量近事增哀愤,絮酒渐羁孺子身。   这两首诗既为哲人萎化哭,亦为山河破碎哭,第一首诗着眼于散原的人格精神和文学成就,第二首则从散原抑郁一生、志向未酬着笔,伤逝感时,饱含着真挚的悼挽之情。   次年,邵祖平在七月五日出版的(《大风旬刊》第十三期发表了《散原先生文行掇述》,该文后来略加改动,以《记绝粒殉国之大诗人陈散原》(下称《记陈散原》)为题刊登在十一月份出版的《新阵地》第二十五期。此文起首即云:“寇至,绝粒殉国,是不独在吾乡,举国尚罕见,有之,惟吾乡大老散原先生陈三立是。”又云:“至其制行纯洁,亦忠亦孝,秉德中和,不夷不惠;凡与于杖履游遨便坐雅谈者,靡不为其乐易散朴浑厚醇穆之精神所摄,古之博大真人不可见,若遇散原,庶几可窥十之三四矣!”视散原为旷代未有的诗人,立德处世,“秉德中和”、“浑厚醇穆”,他的死在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邵氏还对散原的文学渊源进行了剖析,对其古文辞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有谓:“先生诗古文辞,在晚清时已负盛名,人民国后,沉冥庐山,啸寄西湖,文章益奥博醇厚,国人目陈、郑共主中华诗坛,而西人复有目先生为中国之泰戈尔者,其文章成就,旷代所罕?也!”又云:“先生晚境如此,绝无所忧,因得壹志以纲常文学自任!忠孝既彪炳当年,而古文早与桐城马通伯其昶齐名;文章气脉,渊源八家为多,而选词妃色,颇出入班范扬雄诸书,非通伯洁青而不厚之可望!诗虽出其乡黄双井,而沉博广丽横崛之趣,实若可突过而相雁行者;正集续集,稍有晦涩之句,至晚年庐山所成之别集,则洗洋恣肆,七纵八横,头头是道矣。”这些分析,超过了一般诗话抄录式、摘句式或咬文嚼字的赏析,而是以更为弘阔的视野,更为闳通的胸怀,赞美了散原德、文兼臻极致的一生。除此以外,邵氏此文还赞美了散原不怀私见,提携后进的胸怀,并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如陈宝箴写给俞恪士的书信片段,记录了戊戌变法后陈三立悲愤欲绝的情怀,已被辑人中华书局版《陈宝箴集》。   《记绝粒殉国之大诗人陈散原》文,虽叙述陈家诸位公子的排行称谓略有小误,却是颇为重要的纪念文献,可与吴宗慈的《陈三立传略》媲美,但是《散原精合诗文集》附录未收,且罕见称引。本文的讨论主要围绕它展开。   邵文还回顾了与散原交往的始末,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两人交往的一些细节,以及邵祖平对诗序这一事件叙述的变化过程。这对于我们了解邵氏诗序这一公案,关系最为紧密。   《记绝粒殉国之大诗人陈散原》云:“予于先生为乡晚,自民国九年,始识先生于金陵头条巷散原别墅中;季节酬酢,园亭游冶,亦曾预几座杖履之末。民十五年,复聚杭州之西湖,先生是时卜居白傅路,余则都讲私立之江大学,承先生枉赠一诗,见其别集中。”邵、陈初次会面在一九一二?年,大概是邵氏在金陵参预《学衡》编务时。此后互有赠答。当然,笔者更关注的是邵氏问序于散原的始末。邵文又云:   余年齿虽少而最不肖,曩年袖《培风楼诗》请评,先生有“艰崛奥衍,意敛而力横”之誉,至以为愧!顾余尝疑先生遇同乡后进能诗者,每以张西江之帜为言,似不无门户地域之间者!曾谓“作诗何必学江西?江西人何必张西江派?”以笑质先生,先生不以为忤,其广心浩荡至此,弥堪拜倒!顾予终以不得先生提撕匡假,诗古文辞,狂未就范,饥驱尘埃,日益沾俗;哲人萎化,硕果凋残,瞻念域中,不禁涕泪之无从矣。散原《邵潭秋培风楼诗存序》作于“己巳(1929)秋七月”,则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