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历史风云的庐山牯岭饭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尽历史风云的庐山牯岭饭店      在民国时期,庐山高档次的接待公寓,除了仙岩旅馆,就数牯岭饭店了。   牯岭饭店位于长冲河上游的黄金地段,地理位置极佳。建于1918年,最早的主人为英国人伊文思。牯岭饭店面积近800平方米,至今,饭店的名称“KULING HOTEL”还清晰地印在墙上。   牯岭饭店为长方体,石构两层,屋顶采用坡度极小的缓面屋顶,以避免房屋整体过于高大,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上下两排窗子体积很大,给人玻璃墙的感觉,窗子造型也颇为讲究,上部为半圆拱券式,用精制方石砌成窗额。每扇窗户由左中右三排小窗子组成,中间主窗高于两边副窗,主窗上部装饰有三个小方窗,两边副窗上方则装饰着由多块小方格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整扇窗户显得丰富多彩。牯岭饭店的后面还建有一个小花园,园中林木葱郁,绿草茵茵,一个精致的六角亭为花园增色不少。   和仙岩旅馆一样,牯岭饭店的服务设施和收费都是一流的,能够入住牯岭饭店的都是不一般的人物,牯岭饭店自然是阅尽历史风云,述说不尽难以磨灭的往事。   牯岭饭店与《塘沽协定》   1933年5月27日上午,牯岭饭店的一间客厅内,聚集着蒋介石、汪精卫、孙科等国民政府要人,他们有的默然独思,有的在小声交谈,气氛显得有些焦虑不安。他们正在等待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此时,在由莲花洞上庐山的小路上,一乘竹轿在快速地移动。轿夫已是汗流浃背,坐轿的人还在一个劲地催促:快点、快点!轿夫实在抬不动了,坐轿人便下轿步行,轿夫抬着空轿紧跟,权当休息一下。等坐轿人走不动了,又回到轿上,轿夫发一声喊,抬起来飞跑。   坐轿人为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北平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黄绍?f。他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等人已放下一切工作,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临近中午,竹轿停在牯岭饭店前。黄绍?f飞步跨入饭店内,当即向等候多时的蒋介石、汪精卫、孙科等人汇报一件中国近代史中赫赫有名的重大事件,请蒋介石等人做最后决定,这就是中日签订的《塘沽协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并继续向关内挑衅。1933年3月,日军占领当时的热河省,并进攻长城各关口。宋哲元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奋力抵抗,但日军仍然攻破冷口、古北口,进入关内,逐步完成对北平的三面包围。   日军的行为引起全国军民的强烈反应,要求政府对日军采取强硬的军事措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但正在处心积虑筹划第五次围剿江西苏区红军的蒋介石不想与日军进一步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力图通过和谈妥协的方式,缓和中日矛盾。他派军政部长何应钦接替张学良兼代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职务,与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相机行事,设法缓和华北局势。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北平政务会按照国民政府的旨意与日军进行谈判。日军态度极为骄横,提出中国军队一律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日军提出的方案实际上迫使中国政府承认日军对东三省、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大门。   日军提出的谈判方案连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北平政务会都感到太过分,如果接受,定会遭到全国军民的强烈反对,激起更大的事变。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北平政务会不敢擅自做主,特派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兼北平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黄绍?f专程上庐山,当面向蒋介石详细汇报相关情况,由蒋介石做最后决定。   蒋介石听完黄绍?f的汇报,当即表示可以与日军签订这个协议。黄绍?f提出他们的顾虑,孙科也说可否让日军也作一些让步,一味退让,定会激起日军更大的野心,不断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引发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无法向全国军民交代。   蒋介石态度坚决地说:“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北伐中原,首先要收复、平定云贵等地的蛮夷,劳军耗力,七擒孟获,既是高明、也是无奈之举。后院不稳定,如何能专心致志北伐?现在最紧要的事是剿灭苏区匪患。四次围剿红军都失利,尤其是几个月前的第四次围剿,50万大军,12个师的中央主力部队打先锋,都未能奏效,不能不引起我们警觉,不能不令我们反思,看来以前我们是太低估了红军的力量。如果我们现在把大量的军力、人力、财力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共匪更会乘机扩大势力,这对我们是极大的威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剿灭匪患,巩固政权。然后才能谈到一心一意对付日军。因此,目前阶段日军的一切要求都可以答应,尽快签订有关协定,稳定北方局面。”   于是,得到了蒋介石明确指示的黄绍?f当天就下了山,赶赴北平。蒋介石随即给何应钦、黄郛发电,着令他们尽早与日军签订相关协定。   5月31日,《塘沽协定》在天津塘沽签订,中国军队在6月上旬完全撤出协定规定的防线,华北局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