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当得利合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院毕业论文 浅谈不当得利 系 别: 法政系 专 业: 法律事务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 要不当得利,旨在对没有合法原因而引起的财产损益变动进行调节,消除受益人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受领的财产权益。不当得利的重点在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上。本文拟就不当得利理论基础,构成要件简单的探讨。关键词不当得利 理论基础 构成要件Abstract Improper, is not legitimate reason for causing property gains adjustment, change the beneficiary is no legal reasons to be the property rights. at the edge of the key lies in at the edge of a legal effec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be inappropriate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more constructive conditions and the misuse of the return of duty, as a simple approach Key word: Unjust Enrichment theoretical basis elements Return duty 目 录 一、 (一) 不当得利的概念 5 (二) 不当得利的类型 5 二、 (四) 收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8 三、 (一) 对不当得利返还时注意的问题 8 (二)对善意和恶意的不当得利人的返还责任在处理时应区别对待前 言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受利益,使他人受损的事实,属于法律事实中之事件,因为受益人的义务直接渊于法律的规定,而非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即只要有不当得利这一事实,不论当事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均产生债的法律关系。不当得利制度发源于罗马法诉权。罗马法中将不当得利分为无原因不当得利和具不法原因不当得利两种。我国的1986年制定《民法通则》第92条也对此有所规定。 不当得利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又分为一般要件和特别要件一般认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必须一方获得利益; 必须他方受到损失; 必须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不当得利概述 (一)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是民法通则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独项规定因给付产生的不当得利因给付以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得当利因给付产生的不当得利这里讲得给付,是指有意识、于一定目的而增加他人的财产。 给付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清偿债务;另一种是为成立债的关系。 欠缺给付目的而增加他人的财产,他人即构成不当得利。 欠缺给付目的有下面两种类型: 自始欠缺给付目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债清偿。即指不负有债务而以清偿之目的而为的给付;二是作为给付原因的行为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如因买卖而交付物品,但买卖合同未成立。 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如附解除条件或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 在通常情况下,给付因欠缺给付目的而成立不当得利,但利人应付返还义务。但下列情况虽符合不当得条件,但法律排除其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   (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的给付。   这种给付不得以不当得利请求返还。如养子女对生父母并无赡养义务而赡养。   (2)债务清偿期届至前的给付。   偿务人对未届清偿期的债务为期前给付的,债务人不得请求返还。债务因给付而消失,期限利益视为自愿放弃。   (3)明知无债务的给付。   债务人明知无债务存在,而为清偿债务给付的,视为赠与,不得请求返还。   (4)不法原因的给付。   因不法原因而为的给付,给付人不得以对方不当得利为由请求返还,如赌债的给付,贿赂物的给付。   因给付以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得当利  因给付以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当得利有下面几种:   基于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   (1)基于收益人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如出租他人之物、擅自利用他人的专利。   (2)基于受损人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如将他人的牲畜误认为自己的牲畜而喂养,收款员因失误而多找给顾客价款。   (3)基于第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