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为什么要从越南撤军---孙惠莉 刘敏花 李文婷 国际关系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政府结构 1 2 3 层次分析法 国际关系 70年代美苏争霸态势变化 美国 苏联 国际关系 Company Logo 实力对比 经济危机 陷入越南战争的 泥潭,束缚了美国 与苏联在全球争霸 的手脚 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强化了战略攻势, 推行扩张型的对外 政策。 美国 苏联 美国守,苏联攻 国际关系 西欧、日本盟国的逐渐背离 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欧和日本要求拥有更多的政治发言权。因而在国际事务中对美国表现出日益强烈的离心倾向和独立性。 国际关系 1966年,法国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 “ 一体化”机构, 同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法苏宣言, 法苏关系的发展促进 了其它西欧国家同苏联的交往。 苏联东欧集团与西欧的缓和使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团结和一致受到侵害,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也削弱了美国支配世界的战略地位。 中国因素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 国际关系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有从战略地理上可以威慑苏联和中国的原因。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成为对抗苏联的重要一环。而当时占领越南牵制中国的目的,自然也就作废了。并且,中美和解的前提之一就是美军撤出越南。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反战运动对公众舆论导向的影响 反战运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1 2 目录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越战争所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和平反战运动影响了公众舆论的导向,唤起了民众的良知,并导致了美国对越政策的转变。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反战运动在没有动员起普通的民众之前,它只是一小部分和平主义者的事情,并不引人注目。随着战争的深入,它逐渐唤起了人们对战争的关注,让人们认识到“国家对战争的努力是徒劳的、草率的、不道德的”。新闻界从开始的主张支持战争也转向了反战。通过报纸和电视,让人们更多了解战场的残酷和死亡。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反战运动不仅影响了普通的人民和媒体,而且对政府内部官员的战争态度转向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政府内部分歧。 随着战争毫无进展的进行,美军死伤人数的剧增,国内民众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政府遭到巨大的压力,国会内部,党派之间关于是否维持战争的争论日益激烈,一些高层人士反战情绪越来越强烈。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一般情况下,公众舆论是通过对政府决策者的影响而影响对外政策的。 政府决策者有其自身的利益:A.保住或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力;B.自己的经济地位和财富;C.自己的社会地位;D.宣传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 这些利益导致了政府领导人需要寻求公众舆论的支持,以便获得对政府的控制权,继续留任,实施自己的政策。为此,政府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并对此作出反映,政府决策者因此而受到满足社会需求的限制。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虽然反战运动没有直接结束战争,但是它却促成了战争的提前结束。因为它对政府产生了重大压力,无论是约翰逊还是尼克松,无不受到反战运动的影响,使他们在对越政策上投鼠忌器,深受困扰。 美国决策层常常抱怨美国在越南的失败不是败于军事方面,而是败于失去了国内民众的支持。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政府受反战运动的影响在1967年和1968年体现最为明显。1968年,“美国的消耗战略在春节攻势中彻底破产……春节攻势使约翰逊在战争问题上输得精光,他的信用和他的政府的信用都毁坏了。”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参与总统竞选的尤金 麦卡锡在新罕布什尔州以42%的选票引起了轰动。肯尼迪立刻宣布他将参入竞选,并表示要结束越南和美国一些城市的流血事件的政策。 麦卡锡和肯尼迪不仅吸引了所有的重要反战组织和支持反战的人,而且也吸引了与反战运动没有联系但厌恶战争的政治追随者。总统开始感到他被每个地方的对手击倒了。民意测验显示反战情绪不断增长,他的声望跌到了任总统以来的最低点。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约翰逊终于意识到他必须摆出和平姿态,于是下了退却的决心。1968年3月31日,宣布停止对北越北纬20度线以北地区的轰炸,还呼吁胡志明与美合作以给越南带来和平。然后他告诉美国人民,他将不再接受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 “战争升级政策的最高决策者的政治生命由此宣告即将结束,从而最有力地表明了这一政策的破产。” 社会特点--公众舆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