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词汇)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词 汇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辨析古今词义应注意的问题 1.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A.古今意义基本相同。例如:人、牛、羊、暗、娶、凤凰、梧桐。B.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抢、绸、闻、猖獗。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战国策?秦策四)素锦绸杠。(尔雅?释天)项羽卒闻汉军楚歌。(史记?项羽本纪)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C.古今意义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例如:热、穿、窗、馆。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开户内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论衡?别通)乃建筑诸侯之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2.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演变的类型:A.词义范围的演变:a.词义扩大。例如:河、洗。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韩非子·有度)汉王方踞床洗。(史记·黥布列传)b.词义缩小。例如:宫、兄弟。父母妻子,皆同其宫。(墨子·号令)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万章)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史记·陈丞相世家)c.词义转移。例如:狱、寺。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孔颖达疏)B.词义感情色彩的演变:a.中心词义扬升。例如:伐、祥。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左传·僖公四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b.中心词义贬降。例如:遭、爪牙。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扬雄《解嘲》)黄忠、赵云彊挚壮猛,并作爪牙。(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C.词义轻重的演变:a.加重。例如:诛、恨。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b.减轻。例如:购、怨。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旧唐书·褚遂良传)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荀子·尧问) 3.辨析古今词义应注意的问题A.注意微殊。例如:“勤”,古义是辛劳、劳苦。《说文》:“勤,劳也。” 《诗·周颂·赉》:“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毛传》:“勤,劳。”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义是四肢不劳苦。古有同义复词“勤劳”,义为辛劳、忧劳。《尚书·金滕》:“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这与“勤劳”的今义不等同。“勤”的现代汉语常用义为“做事尽力,不偷懒”。B.注意词义的时代性。例如:“优”,本义是丰厚,充足。《说文》:“优,饶也”,即富足,多。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朱熹《论语集注》解此句说:“优,有余力也。”“优”,今之基本义是美好、良好,与“劣”相反,是汉代以后才产生的。C.注意辨别词和词组。例如:“病” ,《说文》释为“疾加也”,指病势严重和严重的病,而一般的病则称“疾”。魏武子有嬖妾,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左传·宣公十五年)此句中的“疾病”意思是病得历害,是由两个词构成的述补词组,不能视为一个词。 而现代汉语的“疾病”是同义复词,指病的总称。二者不能混同。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词的引申义及其有关问题 1.词的本义及其探求A.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我们这里所讲的词的本义,是指由汉字和由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言所体现出来的词的本义。B.词的本义,探求的方法有两种: a.分析字形结构,从古代文献典籍中找出例证。例如:止 甲骨文像人脚形,本义为脚。当斬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本 金文、小篆从木下加点划以指示树根之所在,本义为树根。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一) 涉 甲骨文从步从水,字形像两足过河,本义为淌水过河。江与夏之不可涉。(九章·哀郢) 慢 从心,曼声。“慢”在文献典籍中有傲慢、轻忽、不尽职、懒惰、慢走、缓慢等用例,因为其意符为“心”,所以其本义必然与心理活动有关,是傲慢。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史记·淮阴候列传)b.分析、归纳词的各种意义。例如:“劳”,《说文》:“劳,剧也。从力、荧省。荣火烧冖,用力者劳。”“劳”的形体结构不明,《说文》之释未详。“劳”在古汉语中意义较多,主要有: (1)用力辛勤。《易·兑》:“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2)劳苦,疲乏。《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3)功绩。《诗·大雅·民劳》:“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4)忧愁。《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5)慰劳。《礼记·曲礼下》:“

文档评论(0)

yun1022537p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