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烟草及吸烟的历史 烟草原产于美洲,印第安人发现其中含有可以兴奋神经的物质,在部落会议和祭祀活动中吸食其燃烧的烟,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最早的西班牙水手回国喷云吐雾时,曾经使家乡的人大惊失色,认为他们和魔鬼打交道,但很快烟草的使用就奉行全欧洲并向世界普及。18世纪时烟草才传入中国。 尼古丁简介 尼古丁: 是1828年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极易在口腔、胃肠、呼吸道粘膜吸收。吸入的尼古丁90%在肺部吸收,其中1/4在7秒钟内即进入大脑。 ??? 尼古丁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是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可使吸烟者自觉喜悦、敏捷、脑力增强、减轻焦虑和抑制食欲。长期吸入可导致机体活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多种器官受累的综合病变。??? 尼古丁简介 尼古丁最大危害是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分钟至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当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感觉似乎与鸦片、海洛因等毒品无异。 烟草所含物质 烟中的有害物质---一氧化碳(CO) 烟草所含物质 烟中的有害物质---烟焦油 烟草所含物质 是强致癌物。在燃烧一包香烟中,可产生0.24——0.28微克的苯并芘。 有调查结果表明,空气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微克/1000m3,就会使肺癌发生率增加5%—15%。 烟草所含物质 烟中的有害物质--- 刺激性化合物 卷烟烟雾中含210铝、201钋两种反射性同位素,吸烟时可被吸入肺并沉积体内。它们不断放出射线,长期损伤肺组织。 一个每天吸20支烟的人,1年吸入的放射性元素的辐射量,相当于吸烟者1年拍了300张X线胸片。 烟草所含物质 吸烟引起的疾病 1.心血管疾病: 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吸烟引起的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和肺癌。中国肺癌死亡率增长为世界第一,且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 吸烟引起的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 吸烟引起的疾病 4.脑血管疾病: 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等。 吸烟引起的疾病 5.口腔疾病: 吸烟会黄牙,黄黄的、黒黒的,俗称“烟屎牙”,还会导致口臭,还有如唇癌、口腔癌(80~ 90%口腔癌都是因为吸烟。不吞下香烟的烟雾并降低不了得这种癌症的风险。)、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吸烟引起的疾病 对社会的危害 环境污染 火灾和意外事故 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可燃物棉、麻、纸、家具的燃点大约在200至300度,而烟头表面的温度能达到300至400度,烟头中心的温度甚至能够达到700至800度 .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 1.时髦心理 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2.好奇心理 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 3.模仿心理 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4.社交心理 “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将来社会作准备”。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 5.环境心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6.反抗心理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情绪委曲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 7.将烟作为“工具” 有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解无聊,手指夹支烟,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吸烟来“开夜车”、“兴奋提神”、“活跃思维”。 8.侥幸心理 虽然知道吸烟可致瘾,可许多青少年认为“爸爸、爷爷吸了几十年烟也没得癌,我岂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