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单元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真题展示
一、
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原文第6段是说“油饰”的作用以及选用色彩的妙处。选项D在转述原文内容时,将“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的原因归于“阳光的直接照射”,这与原文所述原因——“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对于“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的“反衬作用”相悖。
答案 D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在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中,此项能力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二者无本质区别。原文第5段说“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中国建筑以杰出的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而“盖顶的瓦”只“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并非A项说的“全部源自建筑物内部的结构”,这种说法属于“以偏概全”。
答案 A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因为在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中的“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不设这一考查内容,2012年高考湖北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可能不再设推断题。该题四个选项内容均源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A.“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说法绝对,原文是说由主辅建筑物组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B.“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这样可以“适应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C.“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结论武断,不能由中国建筑都有院落组织,就推断出中国建筑的院落组织的结构是同样的。
答案 D
9.〖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于题干中明确提出“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所以,解答本题必须从文中有具体“阐述”的“文法”——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等之中选例作答;其余只是提到却未作解释的如“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等不能作为答案。
参考答案 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答出任意3个即可)
二、
1.〖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时须找到原文中的表意语境认真比对。B.强加因果。第1段说“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的“影响”“并称”“位置”三者是并列关系,选项“因为……而在……”说成了因果关系。A.见原文第1段第1句。C.见原文第1段第2句。D.见原文第3段第1句。
答案 B
2.〖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错误,由第2段“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可以看出。
答案 B
3.〖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于本题而言,考生应先找准答题区间,进而全面分析与概括。C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3段:“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C项强加因果。皇帝、大官所写的碑帖受世人推崇不是“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的原因。
答案 C
三、
12.〖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然后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A.错在“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根据原文第4段“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可知作者认为漂亮的姑娘是“美的东西”而不是美本身。E.错在“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此项可从原文倒数第2段“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得出。(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
答案 A E
13.〖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文本第2段与第3段可以看出“美是难的”,即使人人都能欣赏美的东西,但是人们总是“把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所以D项认为的“美的问题并不复杂”不符合原文意思。
答案 D
14.〖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词语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然后联系前文所述观点可知,味道是酸甜苦辣的总和,但酸甜苦辣并不就是味道,味道是蕴藏在酸甜苦辣中间的一般规律,二者并不等同。
参考答案 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指味道、滋味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15.〖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此题包含着一个哲学命题——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P4057单节锂电充电芯片.pdf VIP
- 第十課 仮面の思想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幻灯片课件.ppt VIP
- 中职《机械制图》 王幼龙 电子教案.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中建EPC项目商务策划管理要点105页.pptx VIP
- 初中语法中考习题含答案——被动语态习题.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公示稿.pdf
- 日语综合教程册十课仮面の思想.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