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一:结合案例和近年来发生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造假事件,说明这类公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特征一:都是农业企业的造假
(1)地方政府对农业类公司的上市往往都给予额外的关照和扶持。
农业产业化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不论中央还是地方都高度重视,都在政策上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接触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在主营业务上其实并不赚钱,每年以各种名义从中央到地方所能拿到的补贴和扶持资金,往往成了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对于农业龙头企业的造假,其实地方政府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配合企业造假骗取银行贷款或上市融资资格。
此次万福生科事发,中央台记者在采访常德当地农民的时候,农民说因为有了万福生科,当地再也没有撂荒的土地,农民种地的收入高于外出打工的收入,大家都愿意种地。万福生科在当地农民的眼里无疑是一个财神爷,解决了农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这样的企业自然也是地方政府特别欢迎的企业。而且这样的企业即使造假案发,地方政府也往往会力保避免退市,或积极推动重组,保持公司的持续经营。
2006年案发的草原兴发,尽管上市公司的壳重组给了平庄能源。但地方政府仍在坚持不懈地寻找对草原兴发的养殖业有兴趣的战略重组方进行合作,并给予极其优厚的条件,支持投资方恢复重建草原兴发的养殖和生产基地,其根源就在于期望能救活草原兴发,从而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促进当地农牧民的创收和就业。
(2)农业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为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便利。
农业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基础建设、原料采购和销售,主要涉及的是农民的个人和小型的农民合作组织。这就决定了这类企业交易对象极其分散,而且交易手段需要大量使用现金,其业务流和现金流不像其他工商企业能有很清晰严格的交易凭证。
蓝田股份正是利用这个特点虚构销售和资产。当年企业十多亿销售收入无法核实,都说是现金交易。而其固定资产则是无法盘点的水下建设,存货则是水面的鸭子、水里的鱼、湖底的王八和莲藕。若不是财务专家刘姝威从现金流和各项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其造假的端倪,恐怕还要给股民造成更大的损失。
(3)不可知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提供天然的屏障。
在蓝田股份案发后,社会上曾流传过一则调侃企业造假的段子:1998年洪灾发生的时候,企业公告说该公司养殖基地受到洪水冲击,水里养殖的王八都被冲走了,预计对公司业绩造成巨大影响。等股价下跌,庄家吸筹完成后,又公告说经盘点,王八并没有少掉。原来洪水来袭,王八都爬到树上了,洪水退去后,树上的王八又都掉下来了。
虽然“王八上树”是一个调侃的段子,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自然灾害还真受这些造假公司的偏爱。1998年的洪水为蓝田股份提供了编造“王八上树”的题材;2004年前后的禽流感则成了草原兴发造假的天赐良机, 公司虚构子虚乌有的向养殖户赔款3.39亿元;而2009年云南的持续干旱天气,则为绿大地造假提供了依据,公司解释2009年由预计盈利6212万元转为年报亏损15123万元的原因,是“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的存活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这种自然灾害提供的造假契机,显然是农业企业所独有的,这样的损失解释往往入情入理,不容易受质疑。
(4)农业企业利润率低,周期性强,企业造假冲动也更强烈。
农业企业营业利润率普遍偏低,市场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可能亏损,企业的盈利压力相较于其他企业更大得多。而且,农业企业,尤其是养殖业的盈利周期性特征非常明显,企业很难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为了保持持续盈利的良好形象,维持企业的股价或为企业进一步圈钱做准备,上市公司造假的冲动也更强烈。前述的蓝田股份、草原兴发和万福生科莫不如此。当然,这些企业造假现形,也莫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务报表太好看了,完全脱离了行业特征而引起了怀疑。
特征二:这些企业都是号称在业界有着良好业绩
胜景山河:胜景山河2007—2009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8693.2万元、1.22亿元、1.59亿元,在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分别为1229.31万元、2111.22万元、3483.42万元,分别占到当年销售收入的14.15%、17.25%、21.87%,而201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占比更是达到27.97%,即2825.51万元;胜景山河号称远高于行业龙头古月龙山的出厂价。
绿大地:2007 年12 月21 日公开发行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它是国内绿化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号称园林行业上市第一股。
特征三:造假手段类似
绿大地、万福生科和胜景山河都是利用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的作假手段来粉饰报表。
问题二:上市公司收入造假的常用手段有哪些?近年来是否有变化?请举例详细说明。
一、上市公司收入造假的手段
(一) 虚增销售收入
以胜景山河为例,胜景山河称2007—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