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重回体制之呼吁.doc

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重回体制之呼吁.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经教育重回体制之呼吁 主讲人:王财贵教授 时间:2012/11/18 地点:安徽安庆皖源国际大酒店 第七届全国“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东亚《论语》高端峰会主题演讲 谢谢主办单位,谢谢各位朋友!大家一起来这里参加这个举办单位已经举办好几年的“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我是第一次来参加,我看到有这么多的朋友一起来就非常高兴,所以也要感谢大家让我今天有这个机会来这里,跟大家谈一谈我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题目。今天的这个行程好像有一点变动,为什么呢?这“好像”因为也是有一种预告、预言的意思。因为早上我很早就起来了(因为要赶来这边),在北京到了机场,机场广播说安庆这个地方(大雾)云雾笼罩,所以飞机就一延再延,延了三个小时,慢了三个小时我才到。那预告了什么呢?好像预示了就是我到安庆的时候安庆就“开雾”了!(教授爽朗的笑声,观众热烈的鼓掌)安庆“开雾”还不要紧,我们举办单位还派车到机场去接我过来,来到会场,我相信会场会因为我而让大家也“开雾”(开悟)。(热烈的鼓掌) 刚才汪先生在皖江的文化(指安徽皖江文化研究会汪军会长所作《皖文化、桐城派、黄梅戏及黄梅戏欣赏》的讲座)其中有一种表现就是禅宗,禅宗是讲究开悟的。想当年五祖弘忍要传法的时候,他跟所有徒众说:“开山宗学道最重要的不是要种福田,而是要了生死。”那么了生死叫作见道,就是看道。其实不是看道,应该是领悟道(领悟了那个道),其实见道就是悟道,这是修行人最后的最高的目的。如果修行而没有见道、悟道,那等于是白费了。这个“见道”这个词应该是来自佛家的禅宗,但是我记得在儒家也用这个词语。当年有一天,陆象山在月光下散步,所谓“一夕步月”,一天晚上在月下散步,古人用词很美啊——“一夕步月”。“归来叹曰”,回来他叹口气说。古代的弟子都很好学又很好问,抓住机会就问,“夫子何叹”呐?陆象山就说:晦庵泰山乔岳,可惜学不见道。”晦庵就是朱熹,不是有“朱陆之辩”吗?一个是道问学,一个是尊德性。刚才汪先生有谈到“晦庵泰山乔岳”,(朱熹)不管是学问还是人品都像泰山一样这么样的高耸、这么样的伟大,这是值得赞叹的,所以“晦庵泰山乔岳”。不过,“可惜学不见道”,他的学问呐没有见道。刚才我们说禅宗一直强调要见道,没有见道就枉费在山中数年修行。现在陆象山评论朱子学问没有见道这严重了,意思就是说朱子这一辈子白费力气了!那么弟子也觉得很感伤,就跟老师说:“那先生为什么不点醒点醒他呢?”陆象山抬头就骂:“你这个人不争气”,就是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且说天地之间多一个象山,少一个晦庵,又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这有一点像禅宗斗机锋的意思,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所谓宋明理学是“阳儒阴释”了,不可以这样认为,不可以因为讲这些话的高明而就认为凡是高明都属于佛家都属于禅宗,这是不对的。 高明不高明不是判断学派的标准,任何一个学派都可以出高明的人、讲高明的话,你不可以说凡是佛家的人都可以讲高明的话,凡是讲高明的话都是佛家,你这样的判断是一种很粗浅的判断。所以到现在为止,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一开口都说:“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学派是禅宗。”,不一定的。我们判断一个学问它是属于哪一家哪一派要从内容上看,不可以从形式看。当然了这个内容又要准确不可以偏离,这是基本的认识。而它的形式呢?(就是他的境界呢)让人达到越高越好。最高的境界就是所谓的“见道的人”,那么学问又要准确又要见道,这谈何容易呢?!所以今天能够留下来的人是不多的,就是在于以见识入手处(立脚的地方)到底准确不准确,这个入手立脚就不准确,那是永远没有成就的;那么立脚准确了,他开始用功了,用功能不能够深入而且高明,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学问艰难呐! 今天我就说各位都跟我一样是属于教育界中人,都关心教育。我也在想一个问题:教育有没有入手处,有没有立根基的地方?先不谈你有没有境界,先不谈有没有达到教育的最后的目的,先谈教育的入手处、立脚的地方到底确实不确实?不止是确实,而且要真,能够真切不真切?什么叫作真切呢?有多少人去问这个问题呢?全世界这二三十年来都在做教改,台湾跟大陆虽然脚步慢了一点,慢了二十年,也在做教改。各位大概都是在这个教改风暴中走过来的人,请问教改教改到底改得怎么样?在台湾的教改改了十年,有人终于悟出来了,终于了解什么叫“教改”了——就是“教改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如果“教改教改像月亮”今天来个什么规划,哪一天又来一个什么课标或是……,反正就是许多从上面来的以及从底下上去的,那么多人都在做教改,请问为什么要做教改?为什么要改革呢?我们就问这个问题。一说要改革就马上曝露了,就是马上曝露了这一件事情它的缺点——自我曝露、自我忏悔。为什么要忏悔呢?就是有过错了,你为什么要改变呢?因为以前不很到的地方所以要改嘛。所以做教改我认为是一种诚意,非常值得敬佩,“过则无殚改”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