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口市纸业对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docVIP

关于海口市纸业对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海口市造纸业对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海南中学高一(11)班 许婧 倪安然 宁超明 刘诗蕾 陈耿浩 李林青 一.调查背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钱网等为原料,造出了当时非常著名的“蔡侯纸”。从东汉到明朝以后约1800年间,中国的制纸一直仪在手工制造阶段,到清朝1891年,在上海创建了伦章造纸厂,这才开始了机器造纸工业。目前,在国际上,造纸是仅次于电信和钢铁的第三大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纸在各行各业发展及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给事业的需求和人们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在它的制造过程中,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带来了灾难——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现在所面临的危机,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调查时间:2008年4月6至2008年6月6日。 四、调查方法:从网上浏览,翻阅书籍。到造纸厂实地调查生产程序及原料。 五、网上资料 (1)传统造纸术的现状 投资巨大的金东公司自1997年6月建厂,1999年远行就进入了有序的发展,并于2002年5月创办了公司自己的刊物《太空梭》。创刊伊始,就以着力于弘扬与挖掘中国的传统造纸文化为已任,在公司副总黄良典先生与工会主席孙炳健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文化报道小组,深入了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偏僻山村采访,亲身触摸到中国传统造纸术跳动的脉搏,及时了解到造纸术在中国的现状。 2004年的6月,我们在安徽宣城的泾县西乡小岭村一带,亲眼目睹了被誉为“中国国宝”的宣纸的整个制作过程,从采集原料,到发酵打浆,到揭纸脱水,烘干等大小繁琐的工序七十二道,并深深地为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而自豪。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又利用业余时间赶赴浙江,陕西等地,在一个个古朴接近于封闭的小材古寨,真实地领略到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深深为造纸的现状感到忧虑。 中国造纸术在千余年的变革中,不断融合了本地的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纸品工艺。 传统造纸中,都是因地制宜,选用当地最为廉价,取之最为方便的植物原料进行造纸,四川的青衣江畔,安徽的泾河流域,西安的沣河两岸都隐藏着一个个古老手工作坊。在四川夹江县,遍生竹林,因而纸农把嫩竹“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 短短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传统手工造纸的全过程,用这种工艺做成的纸,在四川称为“蜀笺”,备受近代大书画家张大千先生的钟爱,又被今人称为“大千纸”,四川的造纸尤以马村的规模最为庞大。 宣城的泾县所产纸张称为“宣纸”。历来为贡品,并为科考用纸,因古泾县的地势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山多,灌木资源丰富,故聪明的宣城人利用檀树皮、稻草等物造纸,皆为上品。具体做法为将山上脱落的檀树皮、稻草放在山坡上,经风吹日晒,自然漂白,然后舂碎成浆,加上山上的大量的弥猴桃树树脂放入浆水内,捞出的纸品质地洁白细密、柔软均匀、光而不滑,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权子满》诗中写到“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可见宣纸在当时的价值。 福建将乐、浙江的泽雅也以纸山而闻名于世。从我们的文化报道小组成员在当地所见情形来看,两者应该是相承一脉,皆以竹佐以石灰,渍之入水,再利用水碓、石臼等设备捣烂成浆,因没有加以漂白,故所产纸张呈黄色,因而只能用于冥烧,来寄托现代人的一种哀思罢了。 (2)关于造纸的传承与思考 虽然传统造纸术,具有很高的观赏及研究价值,但也无法掩饰她的颓废与没落,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那规模小、产量低、劳动强度大、高污染的弊病也日渐突现。 在山清水秀的雅泽山区,人们利用“四连碓”水能造纸,我们在浆池边看到,一股股发黄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废水直接向山涧流去,据了解这种水流进田地庄稼将枯死,流进河池鱼虾也根本无法生存。四川夹江也因人们大量无节制地砍竹林造浆做纸,造成山体岩石裸露,灰尘四处飞扬,原本悠静的青山已是千疮百孔,在马村的一家宣纸作坊的巨大篁锅前,一张姓老板告诉我们,造一吨手工纸大约要耗费一百二十余吨的水,废水也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于山野之间。 因为我们传承的是中国造纸文化,我们奉献的是利用现代化造纸技术来造福人类的一种精神。 六.调查结果 纸是纸质文物主要构成材料,纸的种类可分为手工纸和机械纸。手工纸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还有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19世纪末,机器纸逐渐代替了手工纸,常用的有新闻纸、印刷纸、打字纸、有光纸、图画纸、牛皮纸等。 一.造纸原料 1.韧皮纤维: 是古代造纸主要原料,由于含纤维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间。加上纤维

文档评论(0)

wt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