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从女人过渡到诗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秀华:从女人过渡到诗歌   一点声音都没有,横店村的夜极静。小花吠了一阵,老鼠跑过屋顶,深夜又恢复了平静。   小花是余秀华养的一条小狗。早晨起床后,余秀华蹲在院子外刷牙,然后回院里逗一下“宝贝”小狗。斑纹猫蹲堂屋外,晨光照射整个院落。余秀华进堂屋里喝了碗稀饭,吃了根油条,外加两个包子,“我的饭量很大”。   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对我的采访,就像是挖煤矿一样。”余秀华调侃道,“你们去当娱乐圈的记者还是可以的。”   “诗歌引起这样的关注是不正常的,是不好的。”余秀华反复提到。和所有热点新闻一样,她也明白这样的喧嚣持续不了多久。电话不断,是各个出版社打来的,她学会了拒绝,“我已经和人家签过合同了”。   或因脑瘫病的原因,电话放耳朵上没那么自在,她总是把小米手机开免提。她说自己的脾气很差,甚至说“叫他们都滚蛋”,但她还是礼貌地跟出版商解释原委。   她承认,“脑瘫”“农妇”“底层”这样的标签加于自身或许是走红的因素。“我希望仅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打动了人。”余秀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爱情是无用的,‘真枪实弹’才是有效的”   “你是坐火箭过来的吧,这么快。”“你有程远洲帅吗?”路上时,余秀华在微信上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程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去年12月下旬写过一篇她的报道,那几天她在北京参加了《诗刊》杂志社主办的诗歌朗诵会。   那时,她还没有走红,但已经引起当地的关注。从北京回到横店村后,当地残联给她配置了一部新电脑。   1月16日那天,她接了一天的电话,因为她和她的诗歌几乎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17日,大批记者到了她家中。   旅美诗人沈睿称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而诗刊在微信公号上以《一位脑瘫患者的诗》发布了余秀华的简介与代表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大量转载。   “我不认识她,他们都说我是那个艾米莉,我只听说过,好像在网上看过她的介绍,她也是农村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喜欢写诗,生活很简单。”余秀华坐在房间里说,“我夏天也全部是裙子,没有别的衣服。”   她也是第一次听到《我的滑板鞋》,“挺可爱的”。她不清楚为什么有人把她和庞麦郎做对比。但她很清楚的是,自己的确红了。   “网络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余秀华说,“什么东西都有,能接触到新闻、诗歌。”晚上等大部分记者散去时,她打开自己的博客,一边说自己不想看那么多的留言,但一边还是一条条看了。   2008年时,朋友帮她注册了QQ,昵称“芳袭”使用至今。   2009年时,余秀华注册了博客,并开始在博客上发诗歌。事实上,她最早在QQ空间写诗,“我也不知道怎么加朋友,就乱七八糟加了一些,他们说我写得很好,建议我去把诗歌放到论坛上。”那时她已经在《荆门日报》和一些国内刊物上零散发表过诗歌。   当时上网,她还得去网吧。“我表妹,还有其他伙伴,他们喜欢上网,我就跟他们去。他们都是聊天、玩游戏。我就是打打稿子,发到网络上,别的我还不会,到现在也不会玩网络游戏。”余秀华说。   于是她上了荆门市的本地论坛,家里最早一部电脑就是网友捐赠的。   后来余秀华又去一些诗歌网站发帖。甚至在“中国诗歌流派”论坛上与人发生过争论,还被禁言过。当时比较大的一次争论是关于她写的诗《千里送阴毛,礼轻人意重》。 诗人余秀华。摄影/陈涛   “这个也算真情实感吧,这个表达是纯的,就是身体的接触,就是这么想的。”余秀华说话时口齿并不是很清楚,因为疾病的原因,面部有时也会略微抽动,正如她诗歌里写到的,走路时会有一些“摇摇晃晃”。   但她脑子转得很快,回答问题也应对自如,并不那么容易区分她是开玩笑还是认真地说,“我觉得爱情是无用的,‘真枪实弹’才是有效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当记者问起是否有过网恋时,她尽量回避。而在她诗歌里描述的爱情,一部分是虚构,一部分是真实。   经人介绍,余秀华19岁时和在荆门打工的尹世平认识,几个月后结婚,丈夫比她大12岁。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在武汉一所高校读环境工程专业。   “在生活里,我根本不会考虑我丈夫,他没有真正进入过我的生活。大事小事,我也不告诉他,他也不关心我。要不他回来了,你们去问他,我老公的‘官方语言’把握得还是很好的。”余秀华笑着说。 “写诗的人,思维就是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她们在北京。”尹世平在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他也是12月下旬回来的。那时,余秀华在母亲的照顾下,坐火车去北京参加诗歌朗诵会。   尹世平是上门女婿,常年在外地打工,和村里人的交际并不多。余秀华和尹世平闹矛盾多半是在尹喝了酒时。   “我们都是压制秀华,让她忍一忍,因为喝了酒肯定不会听你的话。”余秀华的小姨周金华说。   吃晚饭时,尹世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