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一模试题人教新课标.docVIP

2014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一模试题人教新课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六合区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实施焚书坑儒 C.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推行削藩政策 3.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场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5.学习完中国古代史后,李文同学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况作一梳理,其中错误的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时代特征鲜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C.辉煌的隋唐文化 D.灿烂的宋元文化 6.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清政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D.民族政权的并立 7.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8.“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A.“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0.蒋介石在给张学良的一封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11.1947年夏,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这一战略部署是 A.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陈粟大军出击鲁西南 12.从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曲折发展 D.持续发展 13.近代风俗的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B.剪发兴,辫子灭 C.“先生”兴,“大人”灭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5.“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农村

文档评论(0)

jfToeVt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