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正文
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那时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梁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武帝立即批准。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约半数的侯国。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派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派的学说。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二、资料补充
1、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城池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河北枣强人,生活于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曾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晚年居于家中。虽然官位不高,但在政界和学界影响极大,其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武帝治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过东周战乱、暴秦统治及楚汉战争,汉初百业凋敝,所以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均以黄老“无为”思想为指导,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出现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然而同姓诸侯也随之坐大,并于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发动了“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
公元前14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汉王朝,他下令大举贤良。董仲舒在对策中发展了儒家学说,并逐渐形成了“大一统”思想。
董仲舒认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与地解决了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问题。在天人关系方面,天完全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的形象:天有366日,人有366节骨头(实为206根);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人感应”学说成为董仲舒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
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地、人三者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从“王”字的字型上看,它由三横连在一起而成,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因此,王代表人类与天交流,王的权力来自于天,即君权神授,所以皇帝称为天子。这种“天人合一”的学说为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
但君主滥用权力,会造成政局混乱,甚至政权倾覆。所以董仲舒又借助天来约 束君主。他指出,假如君主为所欲为,就是违背天道,天就会给予责罚。责罚往往通过地震打雷、日食月食、水旱灾害等来进行。这种“天谴说”对君主又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董仲舒看来,天有着内在的运动体系,即阴阳的相互作用。进而指出,万事万物都有与其相对的方面,两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且,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谓三纲。这是对“礼”的发展。但阴阳两方面又是有联系的,因此主张德刑兼备,以“德”为主。德治的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称技术工作报告范文.docx VIP
- (2021年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docx VIP
- 解读学习202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咏物诗》-公开课件.ppt VIP
- 品管圈QCC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率.pptx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附新旧对照解读课件.pptx VIP
- 安徽单招考试2025、2025分类考试真题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措施.docx VIP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 咏物言志诗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手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