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一、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报刊的创办 二、维新派其他主要报刊 三、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一、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报刊的创办 (一)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二)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三)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 (一)康有为与《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1、《万国公报》 2、《中外纪闻》 1、《万国公报》 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 1895.8.17,北京 创办人康有为,编辑:梁启超,麦孟华 双日刊,木刻雕版印刷 政治性报纸,免费赠送,以刊载论说为主 2、《中外纪闻》 1895.12.16-1896.1.20 第一家正式机关报 强学会成立,《万国公报》改名 除论说外,增加中外新闻(外报选译、国内各报摘录) 康有为发表《开会主义书》维新派政治宣言 (二)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1896.1.12-1896.1.25 机关报,免费派送,政治色彩更浓厚明确,倡导变法维新 办报宗旨: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 (三)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 1、梁启超 2、《时务报》 1、梁启超 (1)生平 (2)新闻思想 (3)“新文体” (2)新闻思想 A、戊戌变法时期:有益国事(耳目喉舌)去塞求通(功能与作用) B、1899-1911:较系统 报刊性质与任务:性质多样;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办好报纸四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健全舆论的主张: “五本” 宣传方法:浸润、煽动 (3)“新文体” 首先由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 旧式文言文不能适应需要; 粱启超在《时务报》运用最好(时务文体),《新民丛报》上运用最成熟(新民文体) 基本特征: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情感 历史渊源:既是对晚汉魏晋文风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效果与社会反响:许多人竞相学习与仿效,守旧老辈痛恨,视为野路子 2、《时务报》 旬刊,石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1896.8.9,黄遵宪创办,主笔梁启超,总理汪康年 内容:谕旨、奏折、论说、京外近事、域外报译 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二、维新派其他主要报刊 (一)澳门《知新报》 (二)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三)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一)澳门《知新报》 1897.2.22,何廷光、康广仁为总理,何树龄、粱启超等撰稿 5日刊,后改旬刊 基本内容:“多载京师各省近事,为《时务报》所不敢言者” 特色:大量刊载内地报刊所不敢刊,言论更尖锐,编译外报材料报道事实真相 (二)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1、《湘学新报》 1897.4.22,长沙,旬刊,后改名《湘学报》 湖南第一家中文新式报刊 讲求实学、新学为主,偏重学术 主编唐才常,变法时期著名的宣传家和活动家 2、《湘报》 1898.3.7,长沙,湖南第一家 “南学会”的机关报 基本内容:言论与新闻、广告、本省物价表 办报宗旨:开风气、拓见闻 主编唐才常 主要撰稿人之一谭嗣同 (三)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1896.10.26, 北方最重要宣传阵地 基本内容:电传谕旨、路透电、本地新闻、各地新闻、外洋新闻(详于本国之事) 主要任务:报道国内外时速和译载外报材料 出旬刊《国闻汇编》(1897.12.8,详于外国之事) 实际创办人与主持者:严复 报目的:通上下之情、中外之故,通外情为要务 三、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一)特征 (二)新闻业务特点 (三)意义 (一)特征 1、全国性:沿海及内地中小城市报刊数量大,达70余种 2、多样性:专业报刊:《农学报》、《算学报》;文摘报《集成报》;妇女报刊《女学报》; 3、进步性:宣传维新变法,介绍新知识 (二)新闻业务特点 1、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新文体 2、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3、编辑工作有所改进:版面分栏,新闻分类 4、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5、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三)意义 1、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意义 2、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上的积极意义 1、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意义 (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教育 (2)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2、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上的积极意义 (1)突破了外报在华垄断地位与封建王朝的言禁(两个突破); (2)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两个开端); (3)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方面出现新面貌(两个创新)。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