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课件2013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调解结案率实证分析: 四市法院一审、二审和在审年平均调节结案率; A市 B市 C市 D市 平均值 婚姻类 54.0% 40.9% 44.0% 50.7% 50.2% 合同类 44.2% 32.3% 30.2% 17.8% 36.3% 侵权类 31.8% 23.8% 26.9% 13.8% 28.9% 第二、社会调查分析法,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了解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调查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依据调查范围的广泛程度不同,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依据调查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可以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参与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普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的无遗漏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指运用抽样原理,在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并由此推断总体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典型调查是在研究对象之中选择一个或数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并由此推断总体问题和趋势的方法。个案调查是对某一个单位(包括个人、家庭、团体、村镇、城市)进行调查的方法。 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 理论假设:调解结案相对于判决结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当事人对调解书不得上诉,也不得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案结了事”;二是调节能够节约大量司法资源,降低诉讼三成本;三是调解能够促成当事人纠纷真正平息,特别可以使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 但是,司法实践中调解反悔率高达50%以上如何分析解释? 某法院8年间调解案件反悔率统计 8年共2487件民事调解案件 反悔率 47% 其中婚姻案件582件 23% 合同案件1741件 60% 权属案件162件 52% 按协议支付欠款 反悔率 41% 按协议履行其他义务 33.2% 支付抚养费、赡养费 25.8% 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 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根据下列四方面问题设置问卷: 1、当事人、法官、律师为何选择调解方式结案?如何选择?是否遵循自愿合法原则? 2、调解协议的达成形式和实质条件是什么?法院在调解中是如何运作的? 3、调解达成后是否能够自愿履行?反悔理由是什么?真正原因是什么? 4、强制执行的效果如何?不能执行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统计分析法,是指使用统计学原理和技术汇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数量资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种基本类型。描述统计是为了减少研究样本中数字的数量而运用百分比、平均数、分数等可操作的方式来描述数据的方法。它可以通过用矩阵图、轴型图、柱型图、圆型图等简化图表,直观明了的表示形式。推论统计是用样本所得的结果来推论总体的方法。一般表现为研究者对可观察的资料和样本继续归纳和概率统计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理论或技术。统计分析法常用的形式有平均分析、对比分析、动态分析、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其三、法社会学研究的阶段。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 3)进行研究设计; 4)收集资料; 5)整理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 7)得出结论; 8)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 二)案例分析:材料一: 奥列佛·布朗是非洲裔美国人,在堪萨斯州托皮卡地区做铁路工人,住在铁道的旁边。尽管距离布朗家很近的地方就有一所公立的白人学校,但因为托皮卡的学校实行种族隔离,布朗家的孩子只能穿过危险的调车场去一公里以外的黑人学校上学。1950年,布朗的女儿将要上三年级了,布朗想让女儿转学到白人学校,但遭到了白人学校的拒绝。1951年,布朗向法院起诉,要求下令禁止托皮卡继续在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全体法官一致认为:隔离教育设施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判决隔离学校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该案推翻了60 年前布莱西佛古逊案所确立的“隔离但平等”的先例,成为美国取消种族隔离政策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性案件。 2、所谓语义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语言要素、句法、语境来揭示法律词和语句意义的研究方法。 2)对法律进行语义分析的理由: 其一、法律概念、规则、原则等要素本身均具有语义性;其二、立法、执法、司法均离不开法律概念和术语的合理运用; 其三、建构法学理论、表达法学观点的学术活动必须准确、合理使用法律概念和术语。 法学方法运用 3)法律语义分析的功能: 其一、语义分析的辨析功能,即有助于澄清观念思想,消除无意义的争论; 其二、语义分析的保障功能,即保障思想交流的有效性和对话的一致性。 其三、语义分析的改善功能,即有助于逐步提高和改善立法的质量。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