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阳民间鼓乐
?
2007年06月28日
?
记者昨日从辽阳市文化局获悉,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辽阳民间鼓乐已被省文化厅正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间鼓乐濒临灭绝
?
据介绍,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泛指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艺等。今年,国家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同时,要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并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今年7月,辽宁省评出了首批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除辽阳的民间鼓乐外,其他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沈阳的东北大鼓、鞍山的海城喇叭戏、抚顺的满族秧歌、本溪的“社火”艺术、丹东的单鼓艺术、锦州的黑山二人转、营口的盖州皮影、盖州风筝、阜新的蒙古勒津婚礼、胡尔沁说书、大连的复州皮影、铁岭的传统二人转、朝阳的民间剪纸。
据介绍,辽阳的民间鼓乐从明末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广泛的民俗性,是辽阳民间婚丧嫁娶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传统礼仪习俗。辽阳民间鼓乐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笙、管、竹笛和打击乐器组合而成。这种鼓乐旋律时而高亢激扬,时而细腻委婉,极富表现力。据记载,清末时期,辽阳民间鼓乐达到了鼎盛,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衰落。特别是“文革”期间,由于破“四旧”,辽阳的民间鼓乐基本处于“绝响”的境地,古老的曲谱也相继失传。
政府出资全力保护
目前,辽阳地区尚存的鼓乐班有几十家,主要分布在辽阳市区、辽阳县、灯塔市。不过绝大多数鼓乐班演奏曲目不全。能够演奏汉曲的仅有辽阳县刘二堡镇山东村王家鼓乐班和文圣区刘家鼓乐班。
据了解,王家鼓乐班创办于清末光绪年间,创始人是王国卿。他14岁拜师学习演奏。后来,创办了王家鼓乐班。王家鼓乐班第二代传承人是王庆田、王庆琛、王庆荣。王庆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任辽宁歌舞团团长。现在,王家鼓乐班已传到第三代王长华、王长敏和王长世。王长世在1997年5月曾随辽宁民间鼓乐团赴香港演出。王家鼓乐班以笙管见长,擅长演奏丧曲,演奏风格低沉凄迷、哀婉动人。
刘家鼓乐班为六代世袭,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创办人是刘曾、刘荣和刘贵三兄弟。他们受父亲影响学习鼓乐。刘家鼓乐班的第五代传承人、今年83岁的刘永庆曾于1988年参加全国第六届“华夏之声”音乐会。王家鼓乐班和刘家鼓乐班演奏的保留曲目主要有:《小青天歌》、《小红梅》、《火石调子》、《迎仙客》、《万年欢》等。
辽阳市文化局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辽阳民间鼓乐从某中意义上讲反映出了辽阳乃至辽宁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所以,它才能够成为辽宁省首批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根据省文化厅意见,辽阳市准备在近期内将民间鼓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在起,辽阳市还将增加政府投入,对民间鼓乐进行保护和挖掘,收集民间鼓乐绝活绝技,搜寻古老稀有曲牌,出版《辽阳传统民间鼓乐曲集》,并对具有一定技艺的民间鼓乐艺人适当给予补贴,建立辽阳民间鼓乐传承、培训基地。(来占军)
民族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
辽南地区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民歌中既有劳动号子又有古曲、民间小调、新民歌等;秧歌音乐中既有辽宁海城等地高跷音乐特点,又有秧歌风味。金州的地秧歌、长海县的秧歌也有独特风格;辽南影调音乐则以辽宁复州城为界分南北两派;鼓乐则可分为大连庄河鼓乐和大连瓦房店鼓乐及大连郊区鼓乐三大流派。大连长海县的船工号子更具浓郁的劳动气息。还有,相传源于满族萨满跳神的《单鼓》在满汉杂居时逐渐地演变成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并在长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单鼓音乐与当地的民歌、二人传、辽南影调等音乐相互交融形成了粗犷、朴实的特点,具有较完美的艺术风格。
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是民族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广大文化艺术创作工作者坚持深入农村、海岛“采风”,从劳动人民中间、从民间艺人中间挖掘整理出了大量民间音乐素材。大连市文化局和大连市文联《民歌编选小组》分别于1980年、1981年、1983年编印了《北三县影调唱腔选集》、《金县单鼓音乐》和《大连地方大鼓音乐选集》等。
正是这些珍贵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及时编印成册,为广大音乐家的艺术创作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由郑建春先生编曲的《摇篮曲》就是从辽南民间音乐中演化而来的;大连人耳熟能详的具有浓烈地方气息的歌曲《梅花开得好》正是穆传永先生从辽南地区仅有的单鼓音乐中创作出来的;由王太琪先生创作的被广大观众冠誉以“海蛎子味”的歌曲《赶海谣》也是从辽南民间音乐“船工号子”中脱胎而来的;一首誉满辽南、活泼欢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感悟生命_我的生命之树_教案 心理健康八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企业架构(4A架构)一体化设计方法.docx VIP
- 文秘英语实训(第二版)教参..doc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pdf VIP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文学常识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主检医师规范化及能力提升培训考试试题.docx
- T_CMSA 0021—2021_民用无人机作业气象条件等级植保.pdf VIP
- 2023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T/CCIAT 0015-2020 建筑劳务管理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