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大学生村官得创业感想
XX年,28岁的我被选派到全镇最边远、最穷困的民和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我团结支部一班人,带领乡亲们挖穷根、开富路,将一个经济贫困村建成了小康村。XX年,全村三业总产值从XX年底的25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从4860元增加到8270元,净增70%;村集体由负债20万元变成年可用财力100万元。
回首10年“村官”路,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 村里多一个大学生了不起
刚刚大学毕业时,舅舅替我在深圳找好了工作,南京有几家单位主动找我签约……从我个人来讲,几年省城求学,都市繁华充满诱惑,父母希望我这个独生子在城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亲戚也希望我为家族争光。然而,生我养我的家乡更需要我。
几个寒暑假,村里老支书都找我促膝长谈:“村里干部年龄都大了,需要有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城里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一个大学生了不起”。老支书一席话深深打动了我。镇党委副书记专门打电话做我工作,他的一番话让我下了决心。他说:“全镇村支书80%年龄偏大,70%是初中文化,大学生一个也没有,到村里干,一定会大有作为。”就这样,带着青春的激情,带着报效家乡的热情,我毅然决定:回家乡当一名“村官”!
听到我的决定,家里炸开了窝。父亲说:“这大学不是白上了吗?”舅舅从深圳赶来,劝我不要往苦井里跳,不然,连对象都找不到。面对家人的竭力反对,我反过来做他们的工作:“我是农大毕业的,到农村去更能派上用场……”最终,我走上了樊庄村团支部书记的岗位。
然而,还没有享受到工作的喜悦,就品尝到了现实的苦涩。有人议论说,这小伙子没大出息,恐怕在大学犯了什么错误;同学也不理解,这个几百元的差事有什么好……面对这几乎难以逾越的面子关,我犯起了傻劲:要做就要做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我逐一走访乡贤,向村里的老前辈讨教,到条件相近的富裕村取经,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充分利用紧靠国道的优势、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并由我具体负责实施。很快,这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得到了组织和村民的认可,我被任命为村经济联合公司副经理、村党支部副书记。
我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新到村里任职,首要的是身要扑下去、心要贴上去、脑要钻进去,摸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才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
感悟之二:凭一时激情到农村不难 但干出一番事业不容易
农村基层工作对年轻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绝不能把到农村任职设计成人生历程中的短期行为,绝不能凭着一时的冲动,稍不如意就打退堂鼓,而要做好扎根农村、长期吃苦的准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XX年2月,镇党委一纸任命将我调到全镇最穷的村——民和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这是怎样的一个村啊,村办工业几乎空白;村委会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几间破房子早已抵押给银行;集体账上不仅没有1分钱,还欠村组干部工资8万多元,人心涣散……
面对这样的局面,才走出大学校门没几步的我,压力可想而知。我想到过退缩,也想到过走人。但是,想到与我结对的镇党委书记的一番鼓励:“你从富村的副职到穷村的正职,困难肯定会很多,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够磨炼人、锻炼人,贫困村更需要你这样的知识型、创新型干部。”
再看看群众那一张张期盼脱贫致富的面孔,想到自己在市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立下的誓言,我铁了心,这个“村官”要做就做“永久牌”,决不做“飞鸽牌”。 1 2
于是,我向老干部问计,向群众讨主意,在调研的基础上,我逐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在村民大会上满怀信心地宣布:要让民和村一年小变,三年大变。在全村上下怀疑的目光中,我打出了富民强村的“组合拳”:发展高效农业,狠抓招商引资,推动全民创业。
为发展高效农业,我组织引导农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合理依法流转土地500多亩。从扬州大学邀请4位农林专家,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还通过典型引路,用身边的致富例子,引导村民大力种植花木、蔬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富民强村,关键在工业。我村地处腹地,并没有多少优势。“硬件不够软件补,条件不够感情凑”。
XX年,得知一名客商要上电力金具项目,我先后上门20多次和客商洽谈,替客商算账,帮客商跑手续,为客商调解矛盾,终于使这个项目落户我村。
如今,这家企业年销售额已经达到5000多万元。在我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村里已发展企业7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农村发展,资金是个大问题。我发挥金融专业特长,积极和市信用社沟通协调,以创建信用村为载体,打通小额贷款的绿色通道,解决农民创业资金难问题,几年中先后有40多个农户获得200多万元贷款,有力支持了村民创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