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溶剂的接触机会 几乎各种类型的工业都可以接触到有机溶剂。使用最多的行业有涂料工业、化学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印刷业、制鞋业、皮革业、医药卫生以及生活服务方面的洗染业等。 目前已在工业及科学研究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的有机物有很多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大致分为烃类、卤代烃类、醇、酮、醚等几大类。 苯 苯在常温下是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汽油、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存在与接触机会: 苯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由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而来。 常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含苯环的染料、塑料、农药、香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炸药等以及作为有机溶剂、萃取剂、稀释剂用于油漆、油墨、树脂、喷漆等。 某些苯系化合物中也含有苯,如工业汽油与甲苯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使用中也能接触到苯。 毒理及毒性作用表现: 苯属高毒物品类毒物。 苯的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状态,步态不稳,头晕,恶心等;重者会进入麻醉状态,出现剧烈、持久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则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p36-倒数2行)。损害造血系统,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经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4、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属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是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二甲苯、酚等的苯环不同位置上代入不同数量的氨基(-NH2)或硝基(-NO2)以及卤素或烷基而生成的多种衍生物。 常见的有苯二胺、联苯胺、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和硝基苯等。苯胺和硝基苯是这类化合物的代表。 理化特性: 这类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挥发性低的固体或液体。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氯仿、醚、醇及其他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染料制造、药物、橡胶、油墨、炸药、塑料、鞋油、香料、农药、涂料等化学工业。 在生产条件下,该类化合物主要以粉末或蒸气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可经呼吸道和完整皮肤吸收。对于液态化合物,经皮肤吸收途径更为重要。常因生产过程中热料喷洒到身上,或因搬运及装卸过程中,外溢的液体经浸湿的衣服、鞋袜沾染皮肤而吸收中毒。其吸收率随气温、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毒理: 该类化合物吸入体内后如苯胺经氧化、硝基苯经还原,最后两者均转化为对氨基酚,经肾脏随尿排出。但苯胺的转化快,而硝基苯转化慢。所产生的中间代谢物的毒性常比母体大,如苯基羟胺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能力比苯胺大10倍。 苯胺 无色油状、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遇空气或见光变为棕色。 接触机会: 制造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橡胶促进剂和抗氧化剂、照相显相剂以及药物合成、香料、塑料及树脂等工业。 毒理及毒性作用表现: 苯胺是一种脂溶性的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以经皮肤吸收为主。 急性中毒早期表现为口唇、指端等部位发绀,呈蓝灰色;进一步可以出现头昏、乏力、恶心、手指麻木等;严重者出现心悸,胸闷、恶心,呕吐,抽搐,甚至休克、昏迷。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轻度发绀及贫血等。 5、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 高分子化合物又名聚合物或共聚物,其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但其化学组成比较简单,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成。聚合是指由许多单体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此过程不析出任何副产品如由许多乙烯单体聚合成聚乙烯;许多氯乙烯单体聚合成聚氯乙烯。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主要来自3个方面:生产基本化工原料、单体过程中产生的毒物;生产中的助剂以及树脂、氟塑料在加工、受热时产生的毒物。 毒理: 高分子化合物的职业中毒多数在制造部门。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例如,在棉纶生产中先制造已内酰胺单体,经聚合成聚已内酰胺再加工成各种纺织用品。其中在前两个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毒物的机会较多。 高分子化合物的粉尘吸入后可致肺轻度纤维化。例如,聚丙烯腈、聚已内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粉尘,对作业人员的上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甚至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和肺炎等疾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中皮炎和湿疹的患病率较高。 氯乙烯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略有芳香气味的气体。 工业上通常用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甲烷氯化以及乙烷或乙烯的氧氯化来制取氯乙烯。 氯乙烯用途极为广泛如生产聚氯乙烯塑脂;与醋酸乙烯及丙烯腈制成共聚物,用作黏合剂、涂料、绝缘材料和合成纤维,也用作化学中间体或溶剂。从事氯乙烯的合成生产、设备检修、特别是清洗和维修氯乙烯的合成反应釜或者氯乙烯生产设备发生意外事故时,可接触到大量氯乙烯。 毒理及毒性作用表现: 常温下氯乙烯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人体。氯乙烯急性毒性的靶器官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性的靶器官为肝脏。氯乙烯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练习(解析版答案).doc VIP
-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x VIP
- 安防监控系统测试方案.docx VIP
- 2024版良信低压产品选型手册(2024).pdf VIP
- 第10课 往事依依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刑法及相关知识模拟试卷 .pdf VIP
- 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pptx VIP
- 一种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锭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pdf VIP
- 期末备考策略+专项训练 十三 课外阅读(三)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