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J?S布鲁纳提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 “光明之路”。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符号化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 和 “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 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 对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 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 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假说与证明等。 (3)数学思维方法 ①数学思维的特性: 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 ②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 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 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监控等); 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③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 ④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 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4)数学能力与技能 数学能力的构成,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认知、操作与策略。 认知—对概念、符号、图形、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的认识; 操作—对解题思路、解题程序和表达及逆运算的操作; 策略—解题直觉、方式方法、速度及准确性、创造性、自我检查、评定等。 数学基本能力分为: 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技能是指完成某项任务的心智或动作的活动方式,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形成。 技能的高低是由动作本身和动作方式的熟练程度来衡量的。 中小学数学技能可分为两类: (1)心智活动技能—如计算技能、恒等变形的技能、解方程、不等式的技能、推理论证技能、运用数学方法的技能等。 (2)动作技能—如绘图、学具制作、测量的技能、使用计算工具(算盘、数学用表、计算器、计算机等)的技能等。 动作技能的学习分为认知—分解—定位—自动化四个阶段; 心智活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则分为:认知—示范(模仿)—有意识口述—无意识内部语言四个阶段。 (5)数学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发现” 也是一种创新,是指对于思维的方法而言,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式认识意义的新颖独立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这里的发现也指教育意义上的广义的创造性。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新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指 “再发现”。 通过 “再发现” 式的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就有可能产生量到质的变化,达到真正意义的创新。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1)启发创造诱因,即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 (2)信息储备,使学生牢固图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补充与延伸等; (3)思维方式、方法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总结经验与体会等。 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三项策略,要求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1)数学要 解决的活动应由学生独立地进行,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景、启迪思维、引导方向上; (2)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体现在问题具体解决的过程中; (3)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醒他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 数学实践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能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对数学感兴趣,保持好奇心、增强求知欲,锻炼坚强的意志,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是在开展数学活动中,通过在现实生活中提取问题、合作探究、积累经验,使数学的学习与活动不再停留于解题的过程,或者说扩大 “解题” 的外延,在 “解决问题中学习”,从而感受教学活动之美,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活力。 (6)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 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的深化。 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盗门破拆应用技术课程介绍讲解.docx VIP
-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pptx VIP
- 海水 G-F-降B-降E-降A调正谱 虎门销烟 刘岩.pdf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 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docx VIP
- 英语国家概况Unit14_Post-WWII_American_Foreign_Policy.ppt VIP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24版-附.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4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招才引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拟引进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