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地下水的赋存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承压含水层 ②隔水顶板 ③隔水底板 ④承压含水层厚度(M) ⑤埋深(D) ⑥测压水位线(面): ⑦承压高度-H ⑧补给区 ⑨承压区 ⑩排泄区 ⑾自溢区 基岩自流盆地中的承压水 3.6 承压水与承压含水层 1.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叫作承压水 。 2.承压含水层:赋存承压水的含水层。 3.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上部和下部的隔水层(弱透水层)称作隔水顶板和隔水底板。 一 基本概念 4.承压含水层厚度:隔水顶底板之间的距离为承压含水层厚度。 5.承压水盆地:形成承压水的向斜盆地。 6.初见水位:钻进时,钻孔(井)揭穿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时所见到的水位。 7.承压水面:承压含水层各点的承压水位所组成的面。 8.承压水头: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承压水头。 9.自流水:具有正水头的承压水; 10.自流区:自流水的分布区。 二 承压水特征 ① 承压性。 ② 高补低排 ③ 水循环交替程度较弱。 ④ 水质变化较稳定。 等水压线图:某承压含水层 承压水面的等高线图。 等水压线图上可反映那些水文地质信息? 三 等水压线图 ① 承压水的流向、水力梯度。(方法同潜水流向、水力坡度) ② 测压水位 — 静止水位的海拔。 ③ 测压水位的埋深 — 地表高程与测压水位之差。 ④ 承压水头 — 静止水位(测压水位)高出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⑤ 含水层埋深 — 地表高程与隔水顶板高程之差。 ⑥ 承压水自溢区 — 地形等高线与同高的测压水位线各个交点连线所圈围的范围。 承压含水层与其它水体(地表水、潜水、承压水)间的补排关系 条件:(两个缺一不可) ① 二者之间存在水压差。 ② 二者之间有水力联系通道。 例: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2.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下降速率,对松散岩石的给水度产生什么影响? 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 1.包气带和饱水带水 2.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 3.地下水的分类 4.含水系统 5.潜水 6.承压水 教学提示: 本章应着重阐明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概念。对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做图方法以及它所揭示的水文地质信息应予以重视。 (一)包气带和包气带水类型 地表以下第一个连续稳定自由水面以上的岩土层,称为包气带。存在于包气带中的水,称为包气带水。 3.1 包气带与饱水带 3.1.1.包气带: 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 固、液、气三相系统 中间带若存在局部的粘性土层,其上面可以聚集一些重力水形成上层滞水。 3.1.2 包气带水的来源 ① 大气降水入渗; ② 地表水渗漏; ③ 大气中水汽转移; ④ 饱水带水分上移。(毛细水上升进入包气带;地下水蒸发进入包气带) 3.1.3 包气带水的赋存与运动 包气带水同时受毛细力和重力共同作用。重力使水分下移;毛细力将水分输向细小空隙,还常将包气带下部水分向上部输送以供蒸发。雨季降水多,地表水多,包气带水以下渗为主;雨后,包气带的水以蒸发、蒸腾形式向大气排泄。 3.1.4 包气带水的影响因素 从包气带在地层剖面中的位置看出,它是饱水带与地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发生联系的必经之路。饱水带通过包气带获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也通过包气带蒸发、蒸腾方式排泄于大气圈。因此,包气带水的数量、质量及其运动状态,除受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埋深、植被发育情况及人为活动影响以外,主要受气象因素的显著影响。 包气带的内容将在第六章中重点研究。 3.1.5 上层滞水 :包气带中位于局部隔水体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有如下特点: 1)补给:大气降水; 2)排泄:蒸发、向隔水体边缘流散排泄 ; 3)动态变化:雨季补给,旱季消耗,甚至没有; 4)水质水量:含盐量低,易受污染;水量小,仅能作为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 (二)饱水带 (地下水面以下的地带) 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被水充满,水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在水头差的作用下由高向低运动,是目前重力水开发利用和排除的主要对象,也是今后我们讨论的主要对象。 1.简述包气带特征? (1)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 (2)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3)包气带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 (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