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设计-2-14研究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se control study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六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 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Herbst发现 1966~1969年收治7例阴道腺癌患者 年龄15~22岁 过去年龄均大于25岁 7例在15~22岁之间 7例全是腺癌 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 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研究,若因某种原因,肺癌组以女性患者较多,而对照组以男性占多数,结果显示吸烟与肺癌无关。原因? 研究对象的选择有问题,即女性患者吸烟比例较低,而男性较高。性别分布在两组不均衡,产生混杂作用。采用匹配,可消除混杂偏倚对结果的影响。 匹 配/配 比(matching) 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匹配因素的干扰 提高了检验无效假设所需的统计学功效 分 类 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频数匹配(又称成组匹配)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本身并不能消除匹配因素的混杂效应,匹配后仍然需要根据匹配因素分层来控制混杂,但是匹配可以使分层分析更有效率。 所以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子,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子,否则不应匹配。 它是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一些要素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 Case-non-case design (aka “Cumulative case-control”), 累积病例对照研究 Identify cases at end of study确定病例在研究的结束 累积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首先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某一个人群作为研究的队列,收集队列中每个成员的有关资料信息和/或生物标本(最常用的是血清,也可以是白细胞或其他组织),对该队列随访一段事先规定好的时间,将发生在该队列内的某病(即所要研究的疾病)的新发病例全部挑选出来,组成病例组,并为每个病例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 然后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及生物标本进行检查、整理,最后按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方法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推论。 按队列研究方式进行 选择一队列,收集基线资料,采集所研究的生物学标志的组织或体液标本储存备用 随 访 随访到出现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的病例数为止 匹配 按病例进入队列的时间、疾病出现时间与性别、年龄等匹配条件,从同一队列选择1个或数个非病例作对照,抽取病例与对照的基线资料并检测收集的标本 资料处理 按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处理资料 图2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①上海地区肝癌与尿中黄曲霉素生物学标志关系 ②18244名中年男性队列中发现22例肝癌 ③每例配5或10个对照 检测研究开始时的尿样: 发现黄曲霉素B1及其代谢产物和DNA加成物的OR值经调整混杂因素后为3.8(1.2~12.2)。 黄曲霉素作为肝癌致病因素最直接的证据 2. Density (sampling)case-control design, 危险集抽样病例对照研究 Identify cases as they arise. 确定病例在疾病发生时 Select a control (or multiple controls) from the people at risk at that time. 在病例出现当时选择具有危险的人群作为对照组 Density (sampling)case-control design基本原理 首先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某一个人群作为研究的队列,收集队列中每个成员的有关资料信息和/或生物标本(最常用的是血清,也可以是白细胞或其他组织),对该队列随访一段事先规定好的时间,将发生在该队列内的某病(即所要研究的疾病)的新发病例组成病例组,并同时为每个病例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对照应为该队列内部,在其对应的病例发病时尚未发生相同疾病的人,并且按年龄、性别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