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飞鸟”意象的符号学解析
摘 要:符号学理论认为意象是通过符号来表达的。宋词中“飞鸟”作为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通过符号学来解析可以更好的理解“飞鸟”的意象所指。
关键词:符号学;意象;“飞鸟”;符号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1895-1982)对符号学理论的研究和阐发对后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她提出应将艺术作为符号来研究,并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情感符号”。符号被赋予了情感,表达创作主体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艺术作品中无所不在的符号就是创作主体精神的载体和传承。苏珊.朗格提出:“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1]。诗歌总是要创造某种情感的符号,不是依靠复现能引起这种情感的事物,而是依靠组织的词语和有意义及文学联想的词语,使其结构贴合这种情感的变化[2](p243)。通过阅读大量的宋词作品可以发现有些意象符号的出现频率很高。作者在选择某种意象作为情感符号的时候是遵照一定的规律,就是要把最能传达这种情感的意象纳入作品中。这种把感性形象与抽象意义结合起来的符号性思维,是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的意象思维,在这里符号和意义,形象和本体,思维主体和客体的对象完全合一[3](p26)。
“飞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类意象。作为中国诗歌发端之作的《诗经》就常以各种鸟作为兴象。在宋词中也极为常见,它们的出现为宋词增添了无穷的韵味。自然界中的鸟类与人的精神世界有某种契合的关系。由于不同的鸟类在表现和寄托的情感积淀和内涵是不尽相同的,所附带的情感符号就呈现出不一样的内在情感指向。词人们移情入物,以不同的飞鸟喻指不同的情感内涵。
一.几种常见“飞鸟”意象符号的分析
1.杜鹃、鹧鸪
这两种鸟在词中常以具有煽情性的啼叫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其啼叫之声哀怨而悲戚,在诗词中常作为一个显性的情感符号,几乎成为创作主体们国仇家恨、壮志难酬等忧伤情绪的代音。如秦观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词人以杜鹃为意象符号,其啼叫之声让人心生悲戚之感,从而引发游子思归之情,触动身世凄凉之感。再看这首朱淑真的《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抒发对春天的无限眷恋,杜鹃声声啼叫暗示着春将归去,令人不胜唏嘘。此处杜鹃作为意象符号与词中的视觉描写具有双重效果。
李涉《鹧鸪词》云:“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宋词中多用鹧鸪这一意象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的《菩萨蛮》)
寒食风霜最可人。梨花榆火一时新。心头眼底总宜春。薄暮归吟芳草路,落红深处鹧鸪声。东风疏雨唤愁生。(赵长卿《浣溪沙》)
由以上两首词可见,鹧鸪之声让人心生愁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2.乌鸦
乌鸦羽毛乌黑,啼叫之声令人生厌,所以其常与衰败、荒凉的景象相关联,表现的是情感愁郁,并以其抒写别恨离愁。如柳永《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所描绘的景象是一片萧瑟荒凉,暮鸦乱飞,残阳西下,满目萧索之象,令人伤感。再如: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愁睹。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谩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澹暮色,看尽栖鸦乱舞。(周邦彦《芳草渡》)
上述词中,乌鸦意象符号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抚今追昔之时,极目所见只是日暮时分乌鸦归巢的情景,寂寞孤寂之感由然而生,无尽的惆怅似乎就蕴藏在这漫天乱鸦飞舞的画面中。
3.燕子
燕子双宿双飞的生活习惯常被视为爱情婚姻的象征。宋词中描写燕子常用“双双”、“双飞”一类词语,往往会反衬出作者的孤凄之境,如: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