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暴发疫情调查范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人间分布 详细描述病例组 识别病例的共同暴露因子 获得分母计算发病率 比较不同人群组的发病率(分层) 6、提出假设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找出致病危险因素。 7、通过分析性研究验证假设 原发病例(率)与续发病例(率)的比较 ——是否为共同传染来源引起 共同来源?----家庭续发率 原发病例与续发病例之比 使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发现/检验可疑因素 使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检验特定可疑因素 例:一次乙型肝炎的爆发疫情,发病从1973年11月初开始,至1974年4月结束。在此爆发流行期间( 1973年11月-1974年4月),该单位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48%,调查该单位乙肝家庭续发率为3%(续发病例的计算,是在家庭首发病人发生后,60-160天内家庭接触者中所出现的乙肝病例)。原发病例345例,续发病例22例。 一般人群乙肝发病率观察了6个月,续发率观察了100天,即3.33个月。 换算为人年发病率: 一般人群发病率=48%?12/6=96% 家庭续发率=3%?12/3.33=10.8% 原发病例:续发病例=345:22=100:6.4 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甲肝与进食毛蚶的病例对照研究 OR=11.81 食毛蚶 未食毛蚶 合计 病例 83 8 91 对照 404 460 864 合计 487 468 955 使用队列研究方法 一次市售冷饮致伤寒暴发调查结果 吃者发病率(%) 未吃者发病率(%) 乙店冰棍 8.1 5.7 乙店果汁 6.4 6.3 甲店冰棍、果汁 8.4 0.9* 丙店冰棍 8.9 6.2 吃与未吃甲店冷饮者发病率比较 吃者发病率(%) 未吃者发病率(%) 甲店冰棍 21.0 23.4 甲店果汁 31.4 5.4* 进食毛蚶量与甲肝发病的回顾队列研究 而对于进食伽师瓜、螺蛳与甲肝的病例对照研究未发现关联 进食毛蚶量(只) 发病率(%) RR 0 0.64 1.00 1-9 6.00 9.38 10-29 16.67 26.05 ≥30 24.49 38.27 8、再推敲、修正和检验假设 进一步到现场收集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观察,并采集必要的材料进行化验检查。 调查应立足现场 化验阳性结果可作为重要的证据;阴性结果不能推翻流行病学调查的推论 共同来源的暴发疫情:发病者与某共同因素有关;未发病者与某共同因素的关系可有、可无 特殊事例 “……E太太(她的儿子叙述)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去过宽街了,但她天天托一马车夫从宽街水站携带一大壶水回来,因为她喜欢喝这个水站的水。8月31日她喝了这个供水站的水,9月2日得了霍乱死亡。同时,她的侄女来探望她,也喝了宽街水站的水,回家后也得了霍乱死亡。她的女仆也喝了此水,得了腹泻,但未死亡。在E太太住的地区及附近,当时并无霍乱发生和流行……。” 收集特殊事例 “察布查尔病”只锡伯族发病,但有一名患者例外。 经调查患者韩秀珍,女,是俄罗斯-汉族混血儿。但她的家生活饮食习惯与锡伯族家庭完全一样。 这个特别的例子提示:很可能“察布查尔病”的发生于一定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9、实施控制措施 调查一开始就应该采取一般性防治措施 救治、隔离病人 追踪接触者 环境消毒 医务人员防护等 消除传染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易感/高危人群 日发病率下降作为暴发得到逐步控制的指标,但要注意发病率的自然下降 判定暴发已被控制的条件 传染源已被消灭或移除 传播途径被切断或消除 易感者明显减少或已没有 人与人直接传播疾病:病原携带者全部治愈,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无新病例发生 共同来源的疾病: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病例不再增多 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经过昆虫媒介的最长潜伏期和人类最长潜伏期总和后,无病例发生 1 自采取措施时起,经过一个常见潜伏期后的疫情波动才能反映措施效果。 2 如为共同一次暴露,采取措施在疫情高峰之后,则疫情下降并非防治措施的效果。 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时注意: 调查分析与防治措施相结合 重点措施与一般措施相结合 最初诊断、疾病分布特点和初步“假设”三者必须符合 初步假设和进一步调查结果相符合 进一步调查结果和采取相应措施效果相符合 病人的临床诊断、化验结果与引起流行的因素化验结果相符合 结论应做到三(或四)符合 10、报告交流 初步报告(疫情报告) 进展报告(阶段性报告) 最终报告(总结) 总结 疫情性质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效果 可能发展趋势 * * 协商或明确职责 当地和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 谁指导调查工作 谁对调查进行监督和最终负责 各种收据如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