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人物简介 翁方纲 (1733—1818年),清代诗人,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号覃溪,又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诗学主张“肌理说”。 著有《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大量金石学著作。 文学主张 翁方纲曾授业于王士禛的学生黄书琳,同沈德潜一样是王士禛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展了王士禛的“神韵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肌理说”的理论。他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认为今人误执神韵,似涉空言,是以鄙人之见,欲以肌理之说实之,其实肌理亦即神韵也。翁方纲用“肌理”说来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借以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继续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肌理说 “肌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儒学经籍为基础的“义理”和学问,一是词章的“文理”。他说:“士生今日,经籍之光,盈溢于世宙,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志言集序》)“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他说:宋、金、元诗接唐人之脉而稍变其音。而明代诗人只是沿袭格调,并无一人具有真才实学,只有清朝经学发达,可以用经术为诗(《神韵论下》),这种主张,是当时统治者极力提倡经学、提倡考据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创作理念 在“诗法”上,翁方纲主张求儒复古的旗号。方纲的复古,不是尊唐,而是崇宋,特别推崇江西诗派的黄庭坚。他认为,“宋诗妙境在实处” 片面强调诗歌的考证作用和史学价值,把诗与“经术”、史料混为一谈,这是一种模糊文学特征的主张。 望罗浮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 【注】①钓矶:钓鱼台。②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 译文 遥望轻雾笼罩的罗浮山,朦朦胧胧,隐约可见山脚的几处人家和钓鱼台。凝神之际,寺院钟声突然敲响,打柴人经常穿行的山路在视线中也似有还无了。再看罗浮大大小小的四百多座山峰上的清泉,倾泻而下千丈之高,激起的水花似翠玉飞溅。可是,我跟谁去参悟这如画美景中的奥秘呢?那西山已经全被晚霞覆盖了。 诗作赏析 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