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件:第2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总结.ppt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件:第2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大风频繁,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决定性因素);②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等)。 2.荒漠化的危害 (1)土地丧失;(2)造成经济损失;(3)生态问题严重;(4)引发饥荒问题等。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 2.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3.湿地的保护 (1)意义: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措施(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三、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1)自然地理特征。 (2)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水资源综合开发和梯级开发。 (2)经济发展注重工农业全面发展,并注重环境保护。 3.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成就及经验 (1)成就:①防洪: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②航运: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运输量逐年增长;③发电:建成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④生态:森林覆盖率超过60%,生态环境得到改善;⑤社会效益: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已达到全美的平均水平。 (2)经验:①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策、法规等。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2)制定政策、法规和计划:如限耕、休耕、补贴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3)推广农业新技术:如保护性耕作。 五、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1)位置:德国西部,莱茵河从本区穿过。 (2)发展条件: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路交通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廉价石油的竞争。 (2)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平衡策略。 (3)治理环境污染。 六、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广州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知识体系 ●精要整合 一、我国的区域生态问题及治理 1.水土流失问题 (1)我国典型的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云贵高原地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3)治理的措施和意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如下表): 2.荒漠化问题 (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2)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灾。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治理的措施和意义: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挖发菜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如下表): 3.干旱缺水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 (2)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

文档评论(0)

wcuxi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