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doc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 华裔网作者:陈儒泽 摘要:2014年的股市,如果你对政府动向有些了解,那么应该不会错过房地产、军工这些大牛板块。那么未来呢?看懂经济走向,或者说看懂高层的思路依然不可或缺。眼下最热的,自然是新常态三个字,那么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什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决策又有何影响呢?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 要明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就要先说“三期叠加”这个名词。 “三期叠加”最早来自于新华社一篇关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提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 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 基于上述判断,文章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新常态下的7.5% 基于三期叠加的判断,在5月11日,新华社稿件《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第一次出现了“新常态”的描述。根据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在5月末便将这一“新常态”概念结合此前的“三期叠加”,概括为习近平常态(Pinormal),即: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随后,《人民日报》的一系列文章对“新常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如此概括“新常态”。而《人民日报》题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评论员文章更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视作新常态下的主要特征,认为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在同一篇文章中,“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彪更认为“新常态=进入7.5%增速通道!”,并认为在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核心就在于围绕7.5%进行“区间调控”。 就业比GDP更重要 为什么7.5%还要加上“区间调控”,这就必须说到“新常态”下的另一个核心问题:中央领导人在决策时,最关心的是什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6月曾对此问题有一个解答,他指出:中国今年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 上、CPI涨幅3.5%左右等主要目标,只要有利于支撑比较充分的就业,经济增长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 显然,在李克强看来,就业的优先级,是要比GDP的轻微下降更高的。 而这一调控思路,近期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模式》的文章,更是做了调控政策选择上的进一步阐释。 马骏指出,如果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是保GDP,那么最有效的手段(即同样的财政刺激资金带来的GDP增长)是投资于“铁公基”,因为其投资的乘数效应远大于1。相比来说,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一般小于1。但是,大量投资于“铁公基”会加大杠杆率和潜伏在未来的金融风险。如果政府的调控目标是就业水平,那么应该用同样的钱更多地去支持消费、中小企业、服务业。虽然这对GDP增长的提升不太明显,但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如果政府的调控目标是将失业率稳定在合理水平,那就不光要看刺激政策能提供多少新的就业,还同时要看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如果劳动力供给增长减速,那么为了维持失业率所需要创造的就业就会更少一些。马骏进一步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我们的调控目标应该从保GDP增长逐步过渡到保证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均衡失业率)。 从马骏上述的分析逻辑来看,显然在“新常态”下,消费、中小企业、服务业受益的程度将远大于传统基建投资的“铁公基”,这一调控思路对于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上,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调控思路转向中医式 那么,在“新常态”经济格局下,在7.5%的增速区间和关注就业的大背景下,未来宏观调控会采取怎样的思路呢? 民生证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