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为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延性是指强度或承载力没有大幅度下降情况下的屈服后变形能力(见4.5节)。 耗能能力用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度量。在变形相同的情况下,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越大,则耗能能力越大,对抗震越有利。如图6-1所示的滞回曲线表明,梁的耗能能力大于柱的耗能能力,构件弯曲破坏的耗能能力大于剪切破坏的耗能能力。 由地震震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可以得到下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认识: 1梁铰机制(整体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局部机制) 梁铰机制(图6-2a)是指塑性铰出在梁端,除柱脚外,柱端无塑性铰;柱铰机制(图6-2b)是指在同一层所有柱的上、下端形成塑性铰。 梁铰机制之所以优于柱铰机制是因为:梁铰分散在各层,即塑性变形分散在各层,不至于形成倒塌机构,而柱铰集中在某一层,塑性变形集中在该层,该层为柔软层或薄弱层,形成倒塌机构;梁铰的数量远多于柱铰的数量,在同样大小的塑性变形和耗能要求下,对梁铰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低,对柱铰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高;梁是受弯构件,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柱是压弯构件,尤其是轴压比大的柱,不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实际工程设计中,很难实现完全梁铰机制,往往是既有梁铰、又有柱铰的混合铰机制(图6—2c)。设计中,需要通过加大柱脚固定端截面的承载力,推迟柱脚出铰;通过“强柱弱梁”,尽量减少柱铰。 2.弯曲(压弯)破坏优于剪切破坏 梁、柱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延性小,力-变形滞回曲线“捏拢”严重,构件的耗能能力差(见图6-l);而弯曲破坏为延性破坏,滞回曲线呈“梭形”或捏拢不严重,构件的耗能能力大(见图6-1)。因此,梁、柱构件应按“强剪弱弯”设计。 3.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显著低于大偏心受压柱,主要是因为小偏压柱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因此,要限制抗震设计的框架柱的轴压比(平均轴向压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之比),并采取配置足够箍筋等措施,以获得较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4 .不允许核芯区破坏以及纵筋在核芯区的锚固破坏。 梁-柱核芯区的破坏为剪切破坏,可能导致框架失效。在地震往复作用下,伸入核芯区的纵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破坏,会导致梁端转角增大,从而增大层间位移。 因此,框架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避免梁-柱核芯区破坏以及纵筋在核芯区锚固破坏。 综上所述,为了使钢筋混凝土框架成为延性耗能框架,应采用以下的抗震概念设计: 1、强柱弱梁 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上、下柱端截面在轴压力作用下的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两侧梁端截面受弯承载力之和,实现塑性铰先出现在梁端,推迟或避免柱端形成塑性铰。 2、强剪弱弯 梁、柱的受剪承载力应分别大于其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推迟或避免其剪切破坏,实现延性的弯曲破坏。 3.强核芯区、强锚固 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两侧梁达到受弯承载力时对应的核芯区的剪力。在梁、柱塑性铰充分发展前,核芯区不破坏。伸入核芯区的梁、柱纵向钢筋,在核芯区内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避免因粘结、锚固破坏而增大层间位移。 4.局部加强 提高和加强柱根部以及角柱、框支柱等受力不利部位的承载力和抗震构造措施,推迟或避免其过早破坏。 5.限制柱轴压比,加强柱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上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将在下面各节中给出设计中具体实施的方法。 轴压比的定义是指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轴向压力对柱的轴向承载能力的比值,轴压比=N/(fc*b*h) 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主要延性耗能构件。 影响梁的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6.2.1框架梁的破坏形态与延性梁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两种: 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剪切破坏属延性小、耗能差的脆性破坏,通过强剪弱弯设计,可以避免剪切破坏。 梁的弯曲破坏可以归纳为三种形态: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少筋梁的纵筋屈服后,很快被拉断而发生断裂破坏;超筋梁在受拉纵筋屈服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发生破坏。这两种破坏形态都是脆性破坏,延性小,耗能差。适筋梁的纵筋屈服后,塑性变形继续增大,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减小,在梁端形成塑性铰,产生塑性转角,直到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属于延性破坏。图6-3为三种弯曲破坏形态梁的截面弯矩一曲率关系曲线示意图。 6.2.2梁截面抗弯设计 1.梁截面抗弯配筋与延性 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最新】.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