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
1﹒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3、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4、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5、 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6、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7、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8、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人的中心是五脏;五脏的中心是心;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
2.精气、阴阳五行
一、精气学说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是在不断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2.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阳中之阳,心;阳中之阴,肺;阴中之阴,肾;阴中之阳,肝;阴中之至阴,脾。”“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侵,故为娇嫩之脏。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3.血的功能:
(1)营养和滋润作用:“血主濡之”。
(2)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4.血的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血液循行的动力通过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而体现出来。固摄由脾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调节。此外,血液充盈,寒温适度,脉道通利,心气充沛均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三、津液
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园艺植物病理学》库例析.doc
- 中铁方案11.1案例.ppt
-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例析.doc
- 《正常人体学》各系统学习例析.doc
- 《正常人体学Z》辅导例析.doc
- 4.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济南版)例析.ppt
- 4.2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与膳食例析.ppt
- 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上课使用)例析.ppt
- 《植物学》3、4、5、6章练习(二)例析.doc
- 4.2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专题训练含及例析.doc
- 《中医养生学》例析.doc
-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析.ppt
- 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人民军队发展案例.ppt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10函数的图像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19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28数列的与简单表示法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48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56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例析.doc
- 4.2山地的形成例析.ppt
- 中图版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抗日救亡(共41张)案例.ppt
最近下载
- 机动车辆租赁合同.docx VIP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通用3篇).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T∕CECS G:T34-2023 寒区公路隧道设计标准.pdf
- 2014普通铁路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区县街道社区乡镇村名称统计.pdf VIP
- 行政管理学题库答案.pdf VIP
- 学校食堂采购水果供应协议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