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抗日救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借口:柳条湖事件 1932年9月16日,日军在辽宁平顶山凶残屠杀3000多中国同胞。这是事后发掘出来的惨死于平顶山的部分同胞遗骨。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借口:柳条湖事件 3、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借口:柳条湖事件 3、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4、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二、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二、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二、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二、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5、结果:和平解决 二、西安事变 1、背景:华北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5、结果:和平解决 6、意义:内战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和国民党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应…… 姓张的和姓杨的竟敢扣押蒋委员长,真是大逆不道!我的军队一定和你们拼到底。 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亲日派何应钦 请你们不要杀蒋先生。只要蒋先生的生命安全,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 亲英美派宋美龄 英美 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中国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日 本 是 “杀蒋”“放蒋” ? 如何处置被抓的蒋介石? 放蒋: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主张:和平解决! 杀蒋: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 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团 周恩来 叶剑英 秦邦宪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27-1936)年 * * 在沈阳市有一座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外型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惨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在“残历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钟,悬挂在三角形的支架上。锈迹斑斑的钟身上铸造着醒目的铭文:“勿忘国耻”。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北大营 1931年9月19日,日本装甲部队侵入沈阳 九一八事变 北大营 沈 阳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蓄谋已久,精心策划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我幼童之后, 集薪待焚 日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军对中国平民的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充斥街头的难民 日军在沈阳城楼上射杀中国百姓 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子被炸死,老人痛不欲生 日军731部队拿中国人做毒气实验 日军焚烧中国百姓民宅 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人肉政策”掠夺东北的煤矿资源 东北为什么迅速沦亡?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 给张学良密电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集例析.doc
- 《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川黔滇渝相连公宗谱》目录例析.doc
- 《中药新产品开发学》教学大纲例析.doc
- 《中医基础理论》例析.doc
- 《中医养生学》例析.doc
-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析.ppt
- 中图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人民军队发展案例.ppt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10函数的图像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19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例析.doc
- 《状元之路》2016届高考数学理新课标A版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开卷速查28数列的与简单表示法例析.doc
- 【】1999年邮票图文检索目录例析.doc
- 【】2014-201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五例析.doc
- 4.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析.ppt
- 【】河南洛阳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例析.doc
- 【】河南省南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例析.doc
-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生物考前模拟例析.doc
-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案例.ppt
- 【】散装水泥半挂车说明书例析.doc
-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检测:第3讲《组成细胞的有机物》2年模拟例析.doc
-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检测:第22讲《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3年高考例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