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朝天子 咏喇叭) 课件语文版.ppt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朝天子 咏喇叭) 课件语文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磐及散曲《朝天子·咏喇叭》的文学常识,理解这首散曲的内容。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 深刻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作者介绍 王磐(公元1202-1293年),元代永年王盘庄人,金未南迁,君鲁山。磐年少时从麻久畴求学。时家贫,每日做饭一小锅,划为早晚两餐。后中进士,授归德府录事判官不赴。从此更发愤读书。金亡入宋,襄阳兵变,于是北归。东平总管严实迎磐为师,从学者有数百人。李坛很器重王磐,磐遂置田宅,题其窒为“鹿奄”,取意安宿至老的意思。及坛谋不轨,磐觉察脱身逃入京城,世祖召见,嘉奖其诚节,后召拜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出京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力除贪暴,地方安定,复入翰林为学士,升太常少卿,入见宰相,议罢免害人的官制转运司。皇帝因天下狱囚很多,命诸路自死罪以下放囚回家,到明外秋八月返京听审。囚果如期到,皇帝怜悯众囚。事后命词臣作诏告戒天下,皆不称意,独磐以纵囚之意命词,帝甚喜,予以嘉奖。磐年迈,请求还家,帝不允。磐曾多次奏议,建树颇多,在伐宋等重大事件上皆能以国家大局为重而谏言。磐资性刚方,闲居不妄言笑,每奏对不阿意承顺,虽被权贵侧目,也不介意。阿合马掌权,用重金令磐作碑文,被磐拒绝。所荐宋道,雷膺、魏初、徐琰、李谦等,后皆为臣。磐还家后年至92岁谢世,赠“端正雅亮佐治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名国公”,谥号“文忠”。 全体朗诵: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全曲意思 喇叭,唢呐,可以吹奏的曲子都很简单,但音量特别大,能盖过一切。不论官儿大的,官儿小的,所有的官船今天来明天去如穿梭一般,全靠了喇叭、唢呐的高嗓门来抬高身价。当兵的听了后当兵的愁,百姓听了百姓怕。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假?眼看见吹翻了这家人,有吹伤了那家人,只吹到了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赏析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 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在河中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 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这些宦官“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以王命自居,以势压人,同时表面上又装出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样子,手段阴险而毒辣。“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