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赢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终赢家 备受期待的电子杂志平台似乎宛如流星陨落,短短几年在“挺进纳斯达克”的旗帜诱惑下,众多“风投”拽着钱袋涌入了电子杂志。到底是什么让电子杂志“全军覆没”?是企业的无能,还是行业的集体浮躁?是商业模式的虚幻,还是用户需求变得太快?不过,面对火得离谱的热钱,产业链尚未形成时,当年飞天中国(毕昇科技)CEO 赵 导就发出了到底是风投还是“疯投”的质疑?并非他的“马后炮”,iebook初业创缺钱, 但iebook的多次谢绝了风投,事实证明,他所领导的iebook超级精灵软件互联网化道路,以小博大(20万对抗2个亿)低成本运作的成功传奇,正打造着中国电子杂志数字出版软件业的一面新旗帜! ??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2003年初,国内尚只有几家,到2006年,便迅速飙升为上千家,那一年也被视为国内电子杂志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在那个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电子杂志前景最为明亮的年代,多家大型电子杂志发行平台迅速崛起,风靡一时的XPLUS、ZCOM、POCO、iebook、Vika相继包装上线。这就是迄今为止,中国电子杂志史上最重量级的五大平台。纵观电子杂志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电子杂志的兴衰是与它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 当然,电子杂志当时迅速得到了风投们的宠爱。2005年,宏碁、联想投资和招商局三家联手向Xplus注资450万美元;Poco电子杂志在2003年获得 IDG的两次投资,共计2000万美元;凯雷则向另一家电子杂志平台Zcom投资1000万美元。加上获得其他电子杂志平台的投资,大约有2亿美元的 “风投”先后进入这一市场。 ?? 然而谁曾想过,这笔钱却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打了水漂,几家主流电子杂志纷纷关门大吉,陨落速度之快令人诧然。 ?? 反互联网规则的恶果:先内容,后平台;先免费,后增值。才是王道! ?? 高昂的成本是一大原因。 Poco总裁姚鸿表示,由于整个产业链还不成熟,缺乏好的内容提供商,电子杂志平台公司不得不介入电子杂志本身的生产,以让自己的平台更具吸引力。目前,几乎每个电子杂志平台都有自己原创的电子杂志,仅Poco旗下就有《PocoZine》、《印象》、《味觉》和《首映》这四本原创杂志。 ?? 除自己推出杂志之外,传统纸质杂志是电子杂志平台另一个主要的内容提供源。为了从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处获取内容,这些发行平台免费为传统杂志商制作电子版,一本杂志的制作费用大概是6000—8000元,如果平台上有300本杂志,仅杂志制作费用算下来一个月至少需要20多万元。姚鸿坦诚,现在的电子杂志平台是三合一,内容、发行、广告都做。由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运营费用。 ?? ZCOM顶峰时员工达到500人,XPIUS也有400之众,大部分都是免费给传统媒体制作电子杂志,先生产内容再做平台,“反互联网规则,当然行不通,必死无疑!”iebook CEO赵导毫不客气地惋惜评述。 ?? 然而,在庞大的投入之后,电子杂志平台的收入却并不乐观。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和平面媒体的模式一样,电子杂志的收入也是两个来源,要么靠发行向用户收费,要么靠广告向企业收费。但目前,这两种收入模式都不成熟。 ?? “盈利模式还未检验,就贸然扩张,他们不死那可就见怪了!”赵导再次情绪激动起来。 ?? “先让成千上万的网民都免费去用自己的软件,等网民们制作出大量的内容后,自己再去搭建平台去增值服务盈利,才是正道。360免费杀毒软件的永远免费就是最成功的例证!” ?? 资本的推波助澜:是风投还是“疯投”? ?? 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电子杂志几大平台融资接近两个亿;各大平台开始疯狂招人,且开出不菲的薪资待遇;在北京高档写字楼多大多大面积等等;越来越被大家津津乐道……各界对此给予了电子杂志似乎新媒体足够的偏爱,最离谱的是连自己都没搞清楚盈利模式,一方面在风投面前信誓旦,另一方面集体“发烧”, 如此运作,与其说是融资,倒不如说成是骗钱更贴切。 ?? 这就让人对电子杂志新媒体期望的初衷产生了怀疑,市场大环境下,他们如何盈利,什么时候才能盈利,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在带来聚合的人气后,却很难将喧闹的人气转化成滚滚现金流。 本来风投资金的跟进是为了助推企业成长,盈利模式和成长性才是根基。而现在,急功近利,显然难逃“圈钱”和“抢钱”的质疑, 绝对的多输“大败局”!奉劝那些手攥大把现金的风投们,擦亮你们的眼睛吧,否则真要成为让人贻笑大方的“疯投”了。 ?? 电子杂志本身没错!错在人为“急功进利”!当“疯投”潮水退去,留在电子杂志沙滩上的究竟是真金白银,还是一摊泡沫? ?? “舍”与“得”之间抉择:iebook超级精灵永久免费的玄机 ?? 时过境迁,如今再回眸这一互联网传媒工具,电子杂志曾经被国内诸多风投看成一块香饽饽的肥肉,无可厚非。因为在传统媒介集体遭遇缩水的寒冬,互联网迎来了新兴技术革命的

文档评论(0)

xDpBSTop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