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阅读讨论材料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生阅读讨论材料一》 金融如水老子曰: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今天,放眼社会,储蓄存款、办理汇款、购房贷款、投资理财、乃至买卖股票、待办收费、保险理赔……金融之水,百姓无不润其中,天下无不享其利。它帮你打开走向精彩世界的门窗,它帮你拉近通向现代社会的距离。金融如水一样滋润社会成员,浇灌着经济发展。然而,金融之水,既如处女般之温柔,又如野兽般之凶猛。金融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轴。如果金融之水管理不当,发起水来气势汹汹:“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金融之水的效应,实在可爱和可怕。金融是一座水库,它将社会闲置资金储存起来再重新进行配置。金融资产,这座中国金融“水库”的蓄水标志,改革开放之初仅为2000亿元,已达0万亿元。这是金融的“蓄水效应”。金融是一道闸门,它将贮存起来的社会资金推动这道闸门进行调节。对需要的行业,它慷慨解囊,落落大方。对限制的行业,它横眉冷对,毫不动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GDP增长连续超过两位数,实现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通胀比较低、运行比较稳的效果,金融之水功不可没。这是金融的“调水效应”。金融之水需要水渠。今天,一方面中国金融水库之水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水向低处流,农村、中西部这些“经济高地”严重缺水。究其原因,不在于水,而在于渠,在于这些地区还不完全具备市场化的条件,急需建立“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这一新的引水之渠,将金融甘泉之水引向农业,引向中西部。这是金融的“引水效应”。 金融之水需要水坝。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金融之水如果调控不当,将会像洪水一样冲堤决口,滔天而来,给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停滞十年,今天人们仍然谈虎色变,五年前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一个月内五位总统下台,今天人们仍不寒而栗。因此,从事金融工作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防止“洪水效应”。金融还具有“潮水效应”。金融风险特别是以不良贷款为主的表现形式的信用风险,如同海边的礁石一样,在经济高涨时,它被淹没;在经济退潮时,它将被暴露。历次经济过热,都带来生产要素的不平衡,都要逼迫人们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下马一批项目,停工一批企业,造成一批不良贷款。因此,从事金融工作要学会“逆向思维”,经济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潮水效应”。金融还具有“污水效应”。金融风险以案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操作风险,虽然损失的金额与整个金融资产相比只是小数,但如同一块污泥落入清水池中,使整个水池严重污染。因此,从事金融工作要严防“污水效应”。金融还具有“漏水效应”。金融业在经营中一方面创造利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良资产,需要提取拨备冲销,即如同管道泄漏一样使利润流失,银行要严防“漏水”。 今天,我们还应培育金融的“汤水效应”。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担当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功劳不小,但也活力不足。监管当局适时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翠生一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虽然从数量上看农村金融的主体改变,但可激活农村金融体制,如同一桶白水放如几匙调料,主体依然是水,但性质为“汤”。今天,我们还应培育金融的“净水效应”。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中国的一代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处置不良贷款,净化水源。今天资产管理公司要总结经验,兴利除弊,锻炼得更加专业、更加有效、提升我们的净水能力。 今天,我们还应该培育金融的“治水效应”。金融监管如同治水。当年鲧)治水,以堵为主。禹治水,以疏为主。治标为“堵”,治本为“疏”,治理金融亦然。我们既要加强检查和非监督,更要建立起内控机制和现代企业文化,提高我们的治水能力。金融如水,金融界的朋友,当细细思量。

文档评论(0)

xDpBSTop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