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试题: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docVIP

 复习试题: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县二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  史 命题人:黄海平 审题:高三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7页,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别写在答题卷上。  3.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 4.文明考风,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W ww.ks 5u.c om) 1.在下列历史记载中,不属于西周时期宗法制表现的是 A.“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B.“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D.“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风俗 D.贡赋 3. 避讳是一种古老的礼法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避帝王名讳为“公讳”,避父母名讳为“家讳”,避圣人名讳为“圣讳”。下列属于“公讳”的是 A.“秦号楚为荆者,以庄襄王名子楚” B.“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 C.“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D.“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5.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6.长沙屈贾二公祠对联:“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其中的“策可为史”是说贾谊《治国策》可以称为“史”。西汉的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 7.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 清朝康熙皇帝时,在决策中拥有实际最大权力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南书房 D.军机处 11.从梭伦到伯利克里,就民主化的内容来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保护贵族利益到保护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的利益 B血缘关系在政治中的作用不断淡化 C参与公共事业的标准由出身地位到财产到神意和民意演变 D比例和差额选举,较为有效的体现了公众意志 12.在举行

文档评论(0)

cigu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