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法律的宗教性及其缺失对法律信仰的影响.docVIP

 浅议法律的宗教性及其缺失对法律信仰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法律的宗教性及其缺失对法律信仰的影响 (李钟书 浙江大学法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 ?摘要:道德、宗教和法律是支撑人类秩序大厦的三大坚强柱石。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它们各自作用于社会的程度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法律的地位被哄抬到空前的高度,道德和宗教几乎已被挤到了墙角。法律被当成万能的工具。且不论这种一柱擎天的状况是否合理,是否能支撑得住秩序大厦,本文想讨论的是法律的宗教性,分析作为法律内部元素的宗教性的缺失会如何导致法律信仰的剥落,就像营养不良的大树开始脱皮,最终法律之柱折断,秩序大厦崩塌。  关键词:宗教性 缺失 法律信仰               Thoughts on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Law And The Effect                  of Its Deficit on Belief in Law                      LI Zhong-shu (LI Zhong-shu College of Law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310028) Abstract: Morality, religion and law are the three strongest pillars that sustain the order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they respectively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modern society, the status of law has been driven up to unprecedented level, while morality and religion have little room to exist. Law is seen as a universal tool.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is situation is reasonable ,and whether it can sustain the building of order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law, analyze the deficit of the religious character of law, as an internal factor of law and find out how it leads to the loss of belief in law ,just as an innutritious tree .Finally ,law begins to break down ,and building of order falls to piece. Key words: religious character belief in law loss of belief                 一.回眸:法律的宗教渊源  霍姆斯(Holmes)曾经说过:“要了解法律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它曾经是什么,以及它将要变成什么。”纵观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向标榜理性和客观的法律其实是从“愚昧和狂信”的宗教土壤中滋长出来的。 在广阔的南亚大陆,公元前7世纪,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编纂了《吠陀》、《法经》等教会文献。公元前6世纪,产生佛教,编写了《律藏》等典籍。至公元4世纪,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了印度教,教法日趋完备,编纂了比较系统的《摩奴法典》。这些宗教法规同时又是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法律渊源,规范着婚姻、家庭、财产、契约、犯罪与刑罚等世俗社会生活。目光东移,公元前11世纪的中亚出现了希伯来奴隶制国家,当时的祭司编纂了《摩西十诫》。它既是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国家的基本法律文献。更为重要的是,犹太教是基督教的源头,它的基本内容为基督教教义所吸收,从而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宗教和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路德派法学家运用Melanchthon的论题方法把各个部门法置于“十诫”的基础之上:依“不可杀人法”的诫命建立刑法,依“不可偷盗”的诫命建立财产法,依“不可奸淫”的诫命建立家庭法,依“不可作假见证”和“不可贪恋”的诫命建立契约法和有关私犯的法律。公元7世纪初,在建立了封建统一帝国的阿拉伯产生伊斯兰教法。穆罕默德发布的《古兰经》、以他的言行为内容汇集的《圣训》是阿拉伯国家封建法律的基础。大洋彼岸,公元9世纪开始,基督教的势力

文档评论(0)

paiq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