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A-λ曲线。 有色化合物在溶液中受酸度、温度、溶剂等的影响,可能发生水解、沉淀、缔合等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有色化合物对光的吸收。需严格控制。 (1)拿:手捏比色皿毛玻璃面,不碰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2)不得将光学面与硬物或脏物接触。 (3)测定有色溶液吸光度时,一定要用有色溶液润洗比色皿内壁几次,以免改变有色溶液的浓度。另外,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通常都按由稀到浓的顺序测定,以减小测量误差。 (4)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4/5处即可。 (5)比色皿外壁的水用擦镜纸或细软的吸水纸吸干,以保护透光面。 (6)凡含有腐蚀玻璃的物质的溶液,不得长期盛放在比色皿中。 (7)不能将比色皿放在火焰或电炉上进行加热或干燥箱内烘烤。 比色的正确使用方法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检测器:检测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在简易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使用光电池或光电管做检测;中高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光电倍增管做检测器。 检测系统 d. 光电池 光电倍增管 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记录显示装置:包括放大器和结果显示装置 早期:表头读数 20世纪70年以来:数字读出装置 现代:有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 如有计算机屏幕显示、配备打印机等 精密度、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增多 显示器 e.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缺点:电源波动影响较大,误差大,操作麻烦,不适合定性。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特点:补偿光源和检测系统不稳定,精密度、准确度较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快速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后达检测器-无需参比池 检测器显示试液在这两束波长的透射比差值或吸光度差值。 特点:可降低杂散光,光谱精度高。(多菌灵) 三种不同类型分光光度计比较 干扰及消除 显色反应选择 显色条件选择 3.1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3.2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A读数范围 入射波长 参比溶液 3 测量条件的选择 显色剂 这种被测元素在某种试剂的作用下,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所加入试剂称为显色剂。 3.1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3.1.1 显色反应的要求 反应定量:被测组分和生成物质之间的关系确定 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成物的ε要大,达103~105 生成物稳定,组成要恒定 无干扰: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 对比度:生成物与显色剂的?max之差△? 60nm 显色剂与生成的配合物要易溶于水 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吸光度A与显色剂用量CR的关系图 (1)显色剂用量 3.1.2 显色条件的选择-通过实验确定 选择曲线变化平坦处 适宜浓度: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显色溶液的吸光度。选择曲线中A较大且恒定的平坦区所对应的pH范围。 A pH (2)酸度的选择 存在型体的变化 酸度的影响 副反应 生成不同配比的络合物 * 显色反应的反应速度→时间 一定条件下通过实验作A-t关系曲线 显色产物颜色 保持长时间不变 逐渐减退或加深 一定时间才显色 确定适宜显色时间 (3)显色时间 (5)溶剂 一般尽量采用水相测定。 (4)显色温度 不同的显色反应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应通过实验找出各自适宜的温度范围。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1)干扰离子本身有色:Fe3+、Cu2+、Co2+、Ni2+、Cr3+ 2)干扰离子本身无色,与显色剂生成干扰物质 干扰类型: 3.1.3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在测定条件下有吸收 3)干扰离子与被测离子反应生成配合物或沉淀 显色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2011-02 Instrumental Analysis * 控制溶液酸度——双硫腙测Hg2+: 0.5MH2SO4抑制Cu2+、Co2+、Ni2+、Zn2+、Pb2+ 加入掩蔽剂——双硫腙测Hg2+:KSCN掩蔽Ag+,EDTA掩蔽Bi3+ 利用参比溶液除色——葛天青S测Al3+:防Ni2+、Cr3+ + NH4F(AlF63-) +显色剂等试剂,干扰离子显色 选择适当的波长——λmax移至次吸收λ 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