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15年6月,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 1915年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 安徽安庆人(1879-1942) 发刊词《敬告青年》 1、青年应有的六条标准: 自由的非奴隶的,进步的非保守的, 进取的非退隐的,世界的非锁国的, 实利的非虚文的,科学的非想象的。 “钢铁大王” 卡内基 法语“青年”: 用法国启蒙思想家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武装青年 2……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寄托青年,振兴中国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 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1915 创刊 1916 改名 407,5338在校学生 1000本/期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大之父”蔡元培 钱玄同 (1887一1939) 周作人 (1885~1967) 蔡元培 (1868-1940) 陈独秀 (1879-1942) 胡适 (1891—1962) 李大钊 (1889-1927) (1881—1936) 鲁 迅 北大“三只兔子” 云集北大的“80/90后”精英群 画上共16人,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 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 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来表现“宽容”主题。 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 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 《新青年》(1917) 第2卷第6号 《新青年》(1917) 第2卷第5号 “中兔子”陈独秀 “小兔子”胡适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一曰,不言之无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 五曰,不用套语滥调;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蝴蝶》-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鲁迅《狂人日记》: 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反封建反礼教与新文学的结合 ; 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7—1921年《新青年》发表文章统计(按照主题): 1915 1916 1918 1920 毛泽东:“陈独秀给我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人??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被这个杂志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 ——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 夏衍:我经常在读《新青年》之类的杂志。 ——夏衍《当五四浪潮冲到浙江的时候》 1919年的晚些时候,蒋介石偶然被一本名为《新青年》的杂志吸引。此后的几年中,他常常手捧着这本杂志,阅读不辍。” ——史哲《蛰伏:蒋介石1911至1925》 从《新青年》出来以后,学生方面,也有不少受到影响的。 ——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钱穆:余已逐月看《新青年》杂志,新思想新潮流坌至涌来。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放国表兄,觉得我还能写,便不断的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十几种新出的杂志给我看。 ——《冰心自述》 巴金曾声称《新青年》是他最喜爱的刊物,这一点可以以小说为证。在《家》这部长篇小说中,多达16处提到了《新青年》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 随着《新青年》诞生后,以“青年”、“少年”命名的杂志开始蔚然成风: 《少年中国》、《少年世界》、《青年之光》、《独立青年》、《青年之路》、《青年友》、《青年翼》、 《少年社会》、 《少年》、《青年周刊》、《青年》、 《新韩青年》 《青年声》、 《青年旬刊》、《青年文艺季刊》 《浙江青年团月刊》、《少年共产国际》等等。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