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2016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共39张PPT).pptVIP

中图2016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 (共3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母戊鼎 高1.33米 长1.10米 宽0.78米 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 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释作“后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传奇经历    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元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挖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司母戊鼎的仿制品“中华世纪鼎”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 三千多年的文化 一片甲骨惊天下 泱泱大国五千年 司母戊鼎震中华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知道 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甲骨文字并指出它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搜集青铜器照片和有关资料,进行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学生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安全小卫士 课间安全 遵守秩序进校门,不拥不挤不奔跑, 上下楼梯靠右行,先后有序不争抢, 走廊通道慢慢走,奔跑打闹太危险, 进了教室要文明,不踩桌椅不攀高。 预习检测 1、刻在 和 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_____ 朝。 3、甲骨文记录了 活动,反映了商朝的 情况。 4、_____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5、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______ 和造型奇特的 _______等。 商王 政治经济 商 龟甲 兽骨 商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著的《尚书》中的一句话: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一、甲骨文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 王室贵族 风雨、收成、征伐、疾病、生育等 龟甲和兽骨上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写在 和 上的文字。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 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 的成熟文字。今天汉字就由 发展而来。 龟甲 兽骨 商朝 最早 甲骨文 河南安阳小屯村 殷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历史故事:王懿yì荣一片甲骨惊天下 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yì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yì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