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民歌地理学_174607607全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民歌地理学 要点: 民歌与民歌地理学 民歌地域差异与民歌文化区 民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歌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民歌与民歌地理学 一、民歌 (一)民歌的含义 民歌,人民之歌。 民间歌曲的简称,广泛流传于民间。 (二)民歌的种类和特点 1、民歌的种类 (1)内容 ①劳动歌 ②时政歌 ③生活歌 ④情歌 ⑤儿歌 ⑥仪礼歌 (2)按照体裁分为三大类 ①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矿豪迈,和劳动者关系十分密切。 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挑抬、推车号子等) 工程号子(包括打夯、建房、采石等) 农事号子(包括车水、打粮号子等) 船渔号子(包括行水、打鱼、船务号子等) 作坊号子(包括盐工、榨油、制麻等) ②山歌 A、山歌的产生 山歌产生在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上山砍柴,田间劳动,山野放牧,或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情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B、山歌的特点 感情抒发的直畅性 编唱形式的自由性 形式手法的单纯性, C、山歌的类型 ③小调 A、小调的产生 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特点,小调产生在人们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泳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是集体娱乐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 B、小调的特点 小调的音乐表现特点是: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地表现出内心的意思来; 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形式比较规整化,修饰化, C、小调的分类 二、民歌地理学 (一)民歌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民歌地域系统的学科 (二)民歌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民歌的起源与扩散 民歌地域差异与民歌文化区 民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歌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民歌景观 第二节 民歌地域差异与民歌文化区 一、民歌地域差异 (一)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 1、形成 秦岭淮河以南的楚越之地历来都是河湖众多、平原广布,人们过着的是“饭稻耕鱼,或火耕水褥,无饥馑之患”的生活(《史记.货殖列传》)。这种安稳的环境漫漫的渗透进了江南人的气质,温和的脾性,知识的性格。南方气候湿润,使得外部景物或风光秀丽,或淫雨霏霏,这使江南人多了一份细腻,多了一份灵性。生活中唱出的多是小范围的个人爱恨情感,唱词里描绘的不外乎丝竹、田园、花卉、水乡等。 2、案例 从《梦里水乡》、《杨柳青》、《茉莉花》、《无锡景》等典型民歌中,都可寻出这样的景致,体会到每字注情,每字用韵,充分说明了水乡的阴柔之风格。如果再从《摘红菱》里那一声声的“嗯”、“啊”、“ 咦”、“ 嘻”中,更能感受到江南水乡那明朗活泼,柔宛妩媚的曲风。 (二)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刚劲风格 1、形成 北方平原,华夏文明之源,历史的沧桑沉淀在北方山水之中。这里多草原山林、气候寒冷、生活条件低下,加上“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故为了生存不得不同严酷的大自然做艰苦斗争。这种艰难造就了他们勤劳俭习,质朴豪爽的气质,反映在民歌的风格上是一种整齐划一、雄健磊落、慷慨激昂而又悲壮的格调。同时民歌里也洋溢着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案例 如河北民歌《打花鼓》、东北民歌《东北风》里,令人想到的是北方的寒苦; 《打硪号》、《嘹号》等黄河号子中一声声的“咳哟号,哟咳”,体会到的只能是那刚强与沉重;不过,在《大实话》等鼓秧歌里,也能体会到的是长期受正统文化熏陶的北方人民在强烈、粗犷的性格里也不乏憨厚、纯朴。 (三)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 1、形成 半干旱,半湿润的西北黄土高原,深居内地、山广人稀、交通不便,压抑的生活里时常爆发出一声“呀、哟”类自由的吆喝,道出秦腔的高亢嘹亮,黄土高原宏大、雄浑,质朴的自然风貌与民歌腔高板稳,曲调粗犷有力,音域较宽的风格相适应。一声声悠扬的拖腔里有反复的比兴手法,有浓厚的方言村语,表露出高原的人们在风寒水干的气候下,经济相对贫困的无奈和性格上的硬冲特征。 2、案例 若再从“鸡娃子、狗娃子”等一类方言歌词里便会体会到缺少江南人那种山青水秀的细腻,有的是大胆,泼辣的方言土语;在“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等一类短小结构里,没有含蓄曲折的表诉,有的是内心感受的直接表露,这可由“花儿”的两句唱词,“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中得到原因解释,这就是高原人的风格。 (四)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