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三课_____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与交通、通讯的变化全解.ppt

第十二、十三课_____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与交通、通讯的变化全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航空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较快 飞鸽传书 近代邮政虽然有了缓慢发展, 但不均衡,依然落后。 中国近代的电讯业 中国近代电报电讯事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交通和通讯变化的原因 1、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冲击的产物。如: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2、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侵入中国。 3、洋务运动的推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4、爱国热潮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 1、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2、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生活多姿多彩。 1925年:孙中山讣告、追悼会 文明,简洁,卫生 厚葬 结合材料分析讨论为什么近代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 材料二、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材料三、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主工商业产生并曲折的发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政府改革、政治运动的推动 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外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有利于列强的侵略 促进了反封建、倡民主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 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经济: 思想: 政治: 消极: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由于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凋弊,铁路建设未入正轨。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工业文明的冲击及铁路自身的优势 铁路发展原因 1.杭江铁路(杭州?椒江) 2.同蒲铁路 1912—1949 (民国时期)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京张铁路 (1909,北京?张家口,詹天佑) 19世纪末—1911 (甲午战后) 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1876,上海?吴淞)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1881,开平?胥各庄) 3.自建的宫廷专用铁路 ——紫光阁铁路(1888)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 (甲午战前) 铁路建设成就 历史时期 —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交通的变化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衡; 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 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 民国 时期 清末 1872年 结果 发展概况 时间 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 没有多大改观 活跃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 中国近代水运 特点:起步晚、受列强排挤 起步: 迅速发展: 1918年 ______研制水上飞机 尝试: 1909年,_____ 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 冯如 1918北洋政府设立_______,拟定五大民航线路 2、1918——1928年十年迅速发展 特点: 航空事业的发展脉络 “筹办航空事务处” 福建马尾船厂 中国近代的航空业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 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 知识卡片: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 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近代中国邮政业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又设邮政部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 中国古代的邮驿只为官家服务,与平民百姓无缘。 明清时期,出现了专营民间通信的民信局 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中国告别传统邮政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正式融入世界 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才正式被撤销 特点 数年后 1920年 1913年 1896年 鸦片战争以后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民国时期,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发生变化 (1)起步晚,发展缓慢 (2)区域发展不平衡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