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咨询手记6
心理咨询是自我行为和心灵的探索过程,人的某些行为或习惯动作背后,可能会埋藏着某种深刻的无意识动机。弗洛伊德主张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挖掘有意识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在下面的个案中,我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帮助了一个因室友自杀而万分内疚的学生,摆脱自责对她的精神折磨,并发现了一段故事中的故事。
——题 记
万般内疚为了谁
1991年秋,哈佛大学的一个外国女留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这个事件曾在哈佛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我与两位心理咨询中心的同事被邀前往为死者的同学做团体咨询,帮助他们宣泄对此事的惊恐情绪,扫除心理上的阴影,会场上有个女孩子哭得很伤心,被人搀扶出去,当时我也跟了出去做了一些劝慰,并告诉她如仍感到难受可到心理咨询中心来找我。
两天后那个女生果然来见我。
她首先感谢我那天对她的关心。并提出要与我定期会面一段时间,帮助她疏通对此次事件的情绪反应,我也感谢她对我的信任,并约好每周会面一次。
她的名字叫佳莎,10年前从罗马尼亚移民来美国。
我恨我的冷漠
原来佳莎与死者是室友,同在读研究生,也非常要好。
自春天以来,佳莎的室友忽然变得十分懒惰,无故误了许多课,也不收拾自己的屋子,还经常一个人呆坐在电视机前,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吃零售,有一天佳莎从学校回来,看见室友正在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满地的零售也不收拾,感到十分生气,就使劲儿地数落了她一通,结果两个人好几天没讲话。
出事前几天,那个室友两次在深更半夜找佳莎聊天都被佳莎挡了回去,一次是由于佳莎正在赶写第二天要交的作业,不想有人打搅她。另一次是由于佳莎刚刚睡下,头脑昏昏的,不过佳莎答应室友第二天晚上去找她。不料第二天中午佳莎回宿舍换衣服时竟发现她的室友已经吃安眠药自杀了。
死前那位室友给佳莎留了一张纸条,祝愿她前程远大,事业成功,末了还提醒她要学会多关心人,这比学习好更重要,佳莎为自己一再忽略室友爱的求救讯号而感到惭愧万分,追悔不已,连日来都无法安然入睡。
佳莎说她每次回到宿舍,都仿佛又听到了那室友的声音,而晚上一闭上眼睛她又仿佛看到那室友流着眼泪向她走来。
佳莎感到自己的精神在崩溃。
她最初讲述这一切时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她感到自己是个罪人。她认为是自己的冷漠促成了室友的自杀。她不能原谅自己那两天的粗心与无情。她不知道这样在哈佛呆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死了清净?佳莎喃喃地说。
面对佳莎的精神痛苦,我首先表现了最大的同感和理解,我建议她先搬到外边哪个朋友家住一段时间,以缓解一下当前的紧张情绪,避免痛苦的回忆,此外我还建议她这些日子多与朋友在一起,多参加些课外活动,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转移注意力。她听从了我的建议暂时搬到了一位好友家去住,也时常与大家在一起。
但佳莎说就是做了这些她还是忘不了死去的室友,还是感到良心备受谴责。
对此我深感困惑,我与督导商讨了佳莎极度自责和内疚的表现,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因为佳莎把自己的冷漠当作导致室友自杀的直接原因,她在经受着一场巨大的精神折磨,已不能客观地分析当前这场悲剧的前因后果。对此我要想尽办法帮助她从内疚的精神折磨中挣脱出来,改变认识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对督导说,我想我应该在谈话中多了解佳莎以往的生活经历,因为佳莎的情绪反应确实有些反常,这当中可能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的,你以为呢?
督导赞许地说,成,成,就这么做。
万般内疚为了谁
依照我与督导商定的咨询方案,我同佳莎深入地探讨了她室友自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佳莎告诉我,她室友自杀的直接原因是不堪学习的压力。
在她们同住的一年多中,佳莎曾多次听她抱怨说不能再承受这里的学习压力了,想休学一个学期,但由于她是公派到这里学习进修的,时间和经费都有限,不能做那样的安排,这使她感到十分沮丧。
在自杀前的一个星期,她又因屡次误课未交作业而受到院方的询问,要求她尽快跟上学习进度,否则将难以继续在哈佛大学的学业,而与此同时派她出国的单位又再次来信催促她一俟学业结束就立即回国。
情急之中她竟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我问佳莎,如果那两天晚上你帮助了她,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她也许不会去死的,那是她临死前的呼救啊!佳莎低着头答道,嘴唇在略略颤抖。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回答说,然而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她彻底摆脱死的诱惑。
那当然是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适应在哈佛的学习生活,佳莎木然地说,头仍半低着。
那你认为,你在这一过程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我又问。
“我知道,你是想解脱我对室友之死的内疚”,佳莎慢慢地抬起头来,对我说,我知道即使我那两天与她谈了话。也未必能对她的学习有多大帮助。因为她的学习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我跟她谈话至少可以帮助她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你知道吗,她今年才25岁啊。
说到这里,佳莎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她取出了几张纸巾抹了把眼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