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结构和孔性二.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土壤结构 soil structure 一.土壤结构 概念 soil structure 二.结构体类型及特性 三.团粒结构 Crumb structure 四.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五.土壤结构管理 土壤结构的研究 三.团粒结构 Crumb structure b.II组团聚体(褐腐酸铁团粒G2):通过粘粒表面上铁铝为键桥连接 连接比较牢固,不能用NaCl拆开,只有用稀碱溶液处理或通过研磨,才能分散 同样也属于水稳性团聚体。 土粒 土粒 土粒 Fe2+ 腐 殖 质 Fe3+ Al3+ 三.团粒结构 Crumb structure 三.团粒结构 Crumb structure (2)多糖类:多糖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产物,约占有机物质总量的5%~10%。是一种线状的、绕曲的高分子聚合物。在链上有许多-OH基,与粘土颗粒之间通过氢键胶结。多糖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有机物质,它对土壤结构的改善受到学术界重视,但是,它是有机物质分解的中间化合物,生物学稳定性较差。 除过多糖以外,土壤中木质素、蛋白质、均有不同长度链接作用。微生物的分泌物、代谢物、植物根系分泌物以及蚯蚓肠道粘液等都是有机胶结剂。 2.团粒结构的形成条件 (1)粘粒:团粒结构必须是粘质土壤,砂质土壤则不能形成团粒结构 粘质土壤有形成团粒结构的必要,也有条件;而砂质土壤则没有形成团粒结构的条件,也没有形成团粒结构的必要。 (2)无机胶体 (3)有机胶体 (4)高价阳离子 三.团粒结构 Crumb structure 3.团粒结构形成的环境因素与动力因素 (1)生物的作用: 植物根系:密集根系具有穿插、切割、挤压作用,促进大块状结构的分离和团聚。草本根系大于木本植物的根系。根系的分泌物成为胶结剂。根系的残体是形成腐殖质等原材料。 动物:蚯蚓、昆虫、蚂蚁、鼠类等土壤动物,也有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 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好气微生物或性强时,有机物质不易累积,不利于结构形成(荒漠化)。威廉姆士认为;土壤好气与嫌气交替进行有利于起结构形成。 (2)冻融交替作用(冻垡)(freezing and thawing cycles) 、干湿交替过程(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晒垡) 冻融交替作用:利用水分物理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体积变化进行的(水结冰V增加9%。---冬灌很重要 干湿交替过程:利用水分数量变化所引起的膨胀与收缩作用改善土壤结构(孔隙内部封闭空气的爆破作用)。--晒透(防止浇墒) 晒垡还有一个作用,即使胶体由溶胶转化为凝胶,保证了结构的形成。 (3)耕作(tillage)的作用:适当耕作有利于团聚体形成,主要是切割作用 良好团粒结构体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一定结构体形状、大小。旱地一般以直径为0.25~10mm为宜,边面不明显,圆形较好。其中1~3mm大小为佳;水田微团聚体(0.25~0.001mm)的数量愈多愈好。 2.要有多级孔隙:同时担负供水和通气的功能 3.要有一定稳定性:水力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 根据以上原则,团粒结构对肥力作用于贡献为: (一)改善了土壤孔性(多级) (二)协调着土壤水分与空气矛盾:水分包括透水 和保水。 (三)协调了土壤保肥与供肥的矛盾 (四)稳定了土壤温度,调节了热状况 (五)改善了土壤耕性,有利于幼苗出土和根系下扎。 * 土壤结构和土壤侵蚀及生态环境关系 土壤结构和沙漠化及生态环境关系 土壤与耕作和作物生产关系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体 土壤结构性 大小 形状 不良性状结构体 理性结构体 块状结构 片状结构,鳞片状结构 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 核状结构 团粒结构 微团聚体 孔 性 稳定性 肥力特性 水力学稳定性 机械学稳定性 生物学稳定性 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和改善耕性能力 孔隙度和孔隙级别 土壤结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性质各异的团聚体或团块。 二.结构体类型及特性 二.结构体类型及特性 (一)块状结构体:cloddy structure Blocky structure 1.基本特征: (1)近似于立方体形。其长、宽、高三轴大体近似等长。 (2)结构体棱角不明显,呈不规则浑圆形。 (3)内部较为紧实 北方群众称作“土坷垃”。关中农民称作“胡基”。 2.类别:按照其大小进行分类 直径3~5cm叫大块状,3~5cm叫碎块状结构 3.形成条件和过程:条件:有机物质缺乏、质地粘重(中壤质以上)土壤表层。 过程: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不合理耕作(过干或过湿耕作)的结果。 (一)块状结构体:blocky structure 二.结构体类型及特性 (一)块状结构体:Blocky structure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