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职业性传染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鲁氏菌病 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5.莱姆病 职业性传染病做了哪些调整?? 职业性传染病分类,一是增加2种职业病:“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和“莱姆病”;二是将“布氏杆菌病”修改为“布鲁氏菌病”。 职业性传染病——艾滋病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是指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在职业活动或者执行公务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或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或废弃物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医疗器械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感染的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目前全球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而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高居第14位。 全球每年约有1000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病毒。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职业暴露,比如注射、输血、手术、实验室检测都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被感染。 锐器伤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主要途径。 西部某省2011年的调查显示,11所医院锐器伤150.51/每百床/年。 某市四所医院998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0.43次锐器伤/每百床/日。 这其中的暴露源会不会有HIV患者呢? 艾滋病疫情2006 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存活17.1万例(171269例)。 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和28.0%,经既往采供血途径传播占5.1%(均是上世纪90年代感染,今年检出并报告),母婴传播占1.4%。经性途径感染呈上升趋势。 艾滋病疫情2013 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国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2013年1-9月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例。 经性途径传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传播途径。 2013年1-9月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比例为89.9% (其中经异性传播比例为69.1%、经同性传播为20.8%)、经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和经母婴传播的比例分别为7.6%和0.9%。 国务院 2006年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 2010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 2012年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卫计委 2004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4〕106号); 2005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10号); 2012年《卫生部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12〕23号)。 落实 “四免一关怀”政策,体现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关爱。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对推诿或者拒绝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诊治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HCV 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HBV 全球3.5亿HBV携带者,感染率5%,亚洲和非洲高发区,中国1.2亿HBV携带者。 HBV感染率高于HIV55倍,高于HCV38倍。 可早期有效预防。 针刺暴露常发生于 如何防止锐器伤 个人防护设备 正确使用和处理锐器 安全地处理锐器 严格垃圾分类管理,不对利器毁形; 不将锐器混入被服、敷料中; 使用后的污染锐器立即放入锐器盒中,不得放在桌面上; 锐器盒不能超过3/4; 使用安全处理技术 不应回套污染的锐器; 单手盖帽; 不应用手直接传递器械; 让自己和他人远离锐器的尖端; 始终保持你的双手在锐器后面; 停止不规范使用锐器盒 停止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置 规范处理锐器 个人防护 操作时病人血液和体液飞溅可能时,必需穿戴: 隔离衣 眼罩 口罩 手套 鞋套 血液、体液喷溅的处理 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黏膜; 锐器伤的处置流程 洗——压——洗——消; 伤口流动水冲洗; 伤口旁轻轻挤压: 挤出污染血再冲洗; 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 必要时包扎。 暴露发生后处理流程 局部紧急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