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李志英2009年11月 子宫颈癌对中国妇女的危害性 中国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智利,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我国患者约40万人,每年新增?15万,患病人数居女性生殖道肿瘤首位。 我国子宫颈癌死亡率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二位;西部地区,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我国死亡 5.3万/1年)。 近年,宫颈癌发病率迅速增加,且趋向年轻化(60s 53岁;90s 42岁) 。 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 生物学因素:HPV、HSV、CMV 行为学因素: 性行为异常: 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良者 高危男性配偶 分娩:早产、多产、多次阴道分娩 其他: 遗传因素 免疫缺陷:如HIV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免疫抑制药物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危险因素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吸烟 其他:多个性伴侣;早期性行为;性伴侣的性伴侣患宫颈癌;低社会经济阶层 子宫颈癌危险因素研究 1800’s: 与性行为相关 1960’s-80’s: 感染因子 (HSV-2) 1980’s-90’s: 发现HPV与子宫颈癌有关 1990’s-: HPV被确认为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 99.7%的子宫颈癌都可检测到高危型HPV DNA - 持续HPV+/HPV-的相对危险比(OR)高达250 - 归因危险百分比(ARP)超过 90% - 没有HPV感染,宫颈癌的发生几率几乎为零 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学特性 HPV主要分低危型和高危型: 低危型:HPV6、11, 导致良性病变,如生殖道湿疣 高危型:HPV16、18,引起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和宫颈癌 HPV感染: 16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 18型:宫颈腺状上皮细胞癌和腺鳞细胞癌 我国52和58型检出率较高 HPV 感染的要素 HPV 感染可以表现为长期的隐性感染。而且大多数妇女会在感染HPV 9-16个月后通过自身免疫把病毒清除掉。 持续感染HPV高危型病毒是引致并维持高度病变的必要条件。 HPV感染 在有性生活的男性和女性中,至少有75%将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感染HPV。 HPV感染在CINⅠ患者中为70%-78%;在CINⅡ或CINⅢ患者中为80%-89%;在宫颈癌患者中则超过95%。 HPV主要通过性交传播,其感染情况直接与女性的性伴侣数,性伙伴的性伴侣数有关。 HPV感染 国外以HPV-16,HPV-18型为主,HPV总检出率为50%左右, HPV-16和HPV-18型分别占40%,10%左右 我国以16、58型为主,HPV总检出率为53.5%, HPV-16和HPV-18型分别占31.9%,7.6%,明显低于国外。 HPV主要致癌机制 整合过程导致宿主染色体结构改变:激活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启动子 基因组中含多个启动子 致癌蛋白E6,E7的致癌作用:P53、PRb 调节基因E2的结构破坏 免疫逃避:主动;被动 子宫颈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方法 肉眼观察 阴道镜检查 细胞学筛查 HPV检查 宫颈锥切术、LEEP 确诊:组织病理学检查 肉眼观察 VIA法:即用3-5%的冰醋酸染色,一分钟后,病变区域呈白色,根据白色病变的厚薄、边界、轮廓和消失的快慢做出初步诊断 VILI法:即用4-5%的碘液染色,正常宫颈上皮染成黄色,未着色区为病变区,根据未着色的程度,局部平坦或隆起的感觉,边界状态,大小、离鳞柱交界的距离、单块或多块等作出初步诊断 肉眼观察(VIA)的局限性 研究表明,VIA对筛查绝经后的妇女很少有效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大约在50%-70% 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较高,可靠性相对较低 VIA筛出的病例大部分是浸润性癌和早期癌而非癌前病变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发现肉眼看不见的亚临床病变,并在可疑病变处定位活检,从而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配合细胞学检查,用于阴道细胞学异常或可疑患者 是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 阴道镜检查局限性 阴道镜难以观察到宫颈管内的病变,而绝经前后的妇女约12-15%宫颈上皮的鳞柱交界上移至颈管内,常造成假阴性。 阴道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低,尤其是特异性,不宜作为筛查的方法; 细胞学筛查巴氏涂片法(Pap smear)的演变 子宫颈癌细胞学筛查意义 传统细胞学检查方法不足之处 取样工具的改进 制片方法的改进——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液基薄层制片方法与巴氏涂片法的比较 阅片方式: 巴氏分类法 TBS分类法( The Bethesda System ) TBS分类法的优点 强调标本适宜的重要性; 为各种癌前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