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概览.ppt

2016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内容上看,本课时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观题注意考查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从考查方式上看,高考常以一些文字材料、热点材料等为背景对本课知识进行考查。 一、选择题 1.2014年陕师大推出两份通知书,一份电子打印版用来办各种手续,一份手写毛笔字版用于珍藏。陕师大用毛笔写的通知书深受广大新生的欢迎和好评。用毛笔手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受欢迎表明(  ) ①汉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传统的书法文化有独特的魅力 ④中华书法文化有薪火相传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的诗句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 A.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 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 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千古”和“天地并存”等词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为B。潜移默化、神秘莫测、至高无上、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A、C、D不选。 3.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性。这说明(  ) 4.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先后整理出《诗》《书》《礼》《乐》《春秋》等古代文献。这些古代文献有力地说明(  ) A.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古代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全盛时期 解析 这些古代文献由孔子整理而出,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及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文字使用上的共识,说明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都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①②正确。③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6.2014年8月7日,官方独家授权图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上市。该书展示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蕴,能带领读者从浩如烟海的汉字中获取更多的文化滋养。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   B.具有包容性 C.博大精深   D.具有地域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区分。材料旨在表明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的这一特点是中华文化成就和魅力的体现,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正确;材料并未从纵向表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A排除;材料亦未涉及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或汉字与其他文化形式间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不同区域文化的特征亦不为材料所反映,D不选。 7.稍稍关注中国科技史就会发现,京杭大运河通航设施的演变已成为中国船闸历史的缩影。夫差筑邗沟时,在邗沟与淮水交汇处的末口筑一道拦河坝“北神堰”,这是利用埭堰进行人工渠化河流的最早尝试。东晋末年,秦康埭、邵伯埭、三枚埭、镜梁埭先后横卧邗沟,成为古代科技的标志。唐朝节制水流设施——斗门的设计,更是我国最早的船闸雏形。这反映出(  ) 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等特点 ②我国古代科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并非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扬剧出自江淮,江南的清柔与江北的朴实,孕育出《双下山》《种大麦》般的清新风格。川剧出自巴蜀,重庆的火辣味道和云贵的奇谲风俗催生出“变脸”“喷火”般的瑰丽色彩。这最能说明(  )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材料表明,由于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故B入选。 9.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布洛陀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表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D.曾经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解析 这些文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