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参考].ppt

【精品课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抓住关键词“贤者举而上……”再联想到墨家的“尚贤”思想,可知正确选项为A项。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董仲舒对儒家的改造主要是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因此答案为C项;A项所述史实发生于魏晋,A项不正确;正统的孔孟学说不适合君主专制的需要,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的本质相同点是(  ) A.思想文化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摧残思想文化 D.加强对儒家的宣扬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汉初的政治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l09次之多,下列对这种情况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孔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B.表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C.“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D.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 * * * 一、考纲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士” 阶层的崛起) 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斗争中取得优势,竞相招贤纳士,以便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给百家争鸣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经济方面(井田制瓦解;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 (3)文化方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当时私学逐渐兴起,“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术逐渐下移,社会上出现一些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士(学者)和思想流派。 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视。 (4)科技方面: 当时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5)学术方面: 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剧变及战争动荡的局面,各学术团体与政治权势是相对独立的,便于他们从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1)儒家: 春秋:孔子 ①伦理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克己复礼”。 ②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③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2、主要学派及思想主张 战国:孟子和荀子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主张“性本善” ,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 提出“人之性恶 ”,要用礼乐使人向善 (2)道家 春秋:老子 ①唯心论:认为世界万物本原是“道”。 ②辩证法:世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③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战国: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墨家思想主张 讲求实际功利 ①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②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4)法家 代表人物:李悝、商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