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第一节 个体感知 一、感觉 1.概念: 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分类 内部感觉:感受内部的刺激,感受器在体内; 外部感觉:感受外部的刺激,感受器在体表; 3.感觉的过程: 事物 刺激感官 神经冲动 大脑感觉 4.感觉形成的条件: 在一定的范围和具有一定的强度; 感官能够接受刺激,传递途径通畅。 5.两种不正确的观点: (1)否认大脑感觉与被感觉之间的联系,认为是个体主观的作用; (2)大脑感觉的反映与刺激事物完全一致。 二、认知 1.定义 大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编码、储存的过程。 感觉与认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感觉只是对信息的直接反映,而认知则是一个信息解释和认识(处理)。 2.认知的特性 (1)选择性:认知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有选择性的感知过程。这种选择的影响因素表现在: ①客观因素: 认知对象的特点: 认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认知对象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 ②主观因素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个体的需要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 以往的知识、经验; 个体的注意程度; 其他相关因素,如与个体自己的关系等。 (2)组合性 接近原则:空间、时间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具有某些相似性质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闭锁原则:同在一个空间的对象往往被知觉组合在一起; 连续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连续的对象容易被知觉在一起。 (3)恒常性 知觉条件、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但知觉的影象仍然保持相对的变化的现象。 3.社会认知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相互之间关系的知觉。正确的社会知觉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2)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 对他人的知觉: 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动机、情感、性格等心理特点。 内容: 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从仪表、言谈举止、表情等体态语言判断。 知觉者的认知结构:从自己内在的心理结构方面去知觉,个人认知结构不同,认知结果不一样。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情感因素参与,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 决定与他人的亲疏关系。 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知) 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形成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状态的判断。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特点: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一般更熟悉、清楚、仔细; 以他人为参照;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自己或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行为与其要求是否一致的认识。 (3)社会知觉的特性 知觉行为的选择性:对于客观事物的不同的知觉倾向. 知觉行为选择性的因素:与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强度,而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大小,是带来奖励还是惩罚)。 知觉行为的一致性: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认知行为与认知对象的统一性)。 知觉行为的文饰性: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的合理化作用。 为了保持与外界的平衡,有意歪曲自己的知觉体验,从而减少在心理上的某些压抑的现象. (4)归因分析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图和内在动机的过程.归因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原因,所作的推断和自我解释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 一贯性标准:一贯的行为表现如何; 普遍性标准:与他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一致; 特殊性标准:是否有特殊的原因可以解释 。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和失败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四个方面归因。 内部因素: 能力、努力 外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 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 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机遇) 可控制性:努力 不可控制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机遇)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4)社会认知失真的重要原因 (社会知觉偏见 ) A.第一印象 素不相识,在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方日后的交往态度和行为。第一印象是根据人的表面特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相貌因素: 性格因素: 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切勿以貌取人.利用第一印象影响他人. B.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会被他的突出的品质或特征所掩盖,因而影响到对此人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识别。(一俊遮白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 在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者应尽可能的了解全面情况,实事求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肢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附181例报告课件.ppt
- 上肢力线及相关解剖结构特点课件.ppt
- 上课用病句4--成分残缺和多余课件.ppt
- 上肢骨、关节损伤PPT课件课件.ppt
- 上课用__新人教版第五单元第四章_ppt__第三节_真菌课件.ppt
- 下肢前面浅层【人体解剖】课件.ppt
- 下篇第二章:其他常见病症课件.ppt
- 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经济学课件.ppt
- 不规则抗体与输血安全课件.ppt
- 不锈钢管内表面电化学抛光技术设备课件.ppt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