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心理发展及发育创伤 张帆 为什么发育创伤会影响到成年的行为 (一)早年的感知记忆 早年的体验在感知觉层面上储存在大脑的某些脑区,形成特定的生理紧张状态(如易紧张) (二)早年的情绪记忆 过去情感的记忆及再激活,刺激内容与储存的刺激内容愈相似愈容易再复燃。面临记忆中的原来的刺激内容的情景或刺激时,早年的情绪就会被再激活,无论是正性还是负性情绪。 (三)早年认知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 对他人、世界的认知 一、儿童心理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同一性渐成说 个性发展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 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 8个发展阶段,解决8对矛盾 。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 信任感是建立人际关系、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 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说、行走、控制等)。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发展良心,获得性别角色。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5、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 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 自我同一感(或同一性)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 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 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自我同一感的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 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关系 二、发育创伤 什么是发育创伤? (一)发育及发育创伤的概念: 出生到成熟连续而又具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 发育创伤: 出生到成熟以前所经历的阻碍成长的 各种不良的心理社会应激。 依恋 分离性焦虑 社会性剥夺 个体心理发育 被遗弃、被剥夺 影 响 1、依恋理论 (一)依恋与依恋关系的概念: 概念:依恋指个体在情感上对特定的 人形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联结。 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作为以后人际关系的基 本雏形。 依恋分四个阶段发展: 1、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固有的信号——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帮助 婴儿开始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一旦成人做出反应,婴儿鼓 励她留在附近,因为亲密可便他们倍感舒适。这一年龄的 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味和声音。但是,他们还没有 形成对她的依恋,因为他们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人留在一起。 2、“形成中的依恋”阶段(6周至6-8个月)。在这一阶段婴 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反应不同。随着婴儿与母亲交 流,体验到忧伤可以缓解,他们得知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 周围人的行为。他们开始发展信任感——当他们发出信号时 照料者将做出反应的预期。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亲, 当与她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3、“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2岁)。 现在,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婴儿表现出分离焦虑 (Separation anxiety),当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变 得难过。焦虑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清楚理解,当照料者 不在视野范围内时仍然存在。 4、交互关系的形成 (18个月至2岁和以后)。到第二年末,表征和 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学步儿能够理解母亲的来去, 以及预测她的返回。结果是,分离抗拒下降。 现在,儿童与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她 的目的。 婴儿依恋的重要性 是以后安全的基础,成为婴儿探索内部 和外部世界的先决条件。奠定安全感, 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及信任的基础。 依恋剥夺的后果 剥夺综合症: 表现为痛苦反应的三个阶段: (1)愤怒——抗议 (2)退缩、绝望 (3)完全分离和放弃 动物依恋缺乏的行为反应 猴子婴儿期母亲被严重剥夺时,表 自我倦缩、一年后难以再社会化, 并对他人易产生愤怒。 人类婴儿表现,生长迟缓,免疫功能抑制。 依恋丧失与成年后的抑郁、焦虑关系 强烈的证据表明,婴儿和儿童期 早年的分离是成年后的焦虑和抑郁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分离性焦虑与社会性剥夺 分离性焦虑与社会性剥夺 社会性剥夺的概念: 与个体成长的社会环 境: 家庭, 社区失去联结。 分离性焦虑: 当个体与依恋的人分离时出现的 痛苦的情绪反应。 持久的分离与社会性剥夺的后果 婴儿与母亲分离时的哭声是抗议的信号, 目的是将他依恋的人唤回身边,如照顾人 不能呆在身边,就会引起婴儿的退缩、悲 伤、如持久的抗议,悲伤后仍不能再依恋。 分离性焦虑与社会性剥夺对 早期及发育关键时期影响的持久性 1 早年的社会性剥夺的影响难以通过再 回到同伴和照顾人中而得到完全改善 2 发育创伤的年龄及个人的易感素质影 响社会性剥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染病数学模型-课件.ppt
-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课件.ppt
- 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课件.ppt
-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课件.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2课件.ppt
- 传统整脊八法适应症课件.ppt
- 传输故障处理专题课件.ppt
- 伤寒杂病论方药计量研究课件.ppt
- 位点介绍—傅咏南课件.ppt
- 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常规课件.ppt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实践题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试卷(艺术作品赏析技巧与艺术欣赏).docx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十五、作文素材积累题.docx
- 2025年航空制造工程和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考试题库.docx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高三下学期考前数学适应性演练(二)试题.docx
- 2025年航空制造工程和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考试题库2.docx
- 2025年航空制造工程和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考试题库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