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雨篷抗倾覆验算 如图2-21所示,雨篷结构应该满足: 式中 Mov—雨篷上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的结构绕O点的倾覆力矩设计值; Mr—按恒载计算的结构绕O点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Gr—雨篷的抗倾覆荷载,按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范围内的墙体与楼、屋面恒载标准值之和。 注意:在计算恒载Gr时,不考虑楼面、屋面的非永久性的“恒荷载”,如楼面上的非承重隔墙,屋面上的保温和防水层等恒载。 装配式梁、板的计算要点 (一)使用阶段 与整体式梁板结构相同,同样按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裂缝控制等确定结构的截面形式、截面高度、截面配筋数量及配筋形式,并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 (二)施工阶段 与整体式梁板结构不同的是,装配式梁板结构的预制梁、板还应该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主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1、计算简图: 按简支形式计算,但必须根据运输、堆放及吊装时吊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支座位置。 2、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吊装时应考虑动力作用,构件的自重应该乘以动力系数1.5。 3、重要性系数: 施工阶段承载力验算时,结构重要性可以比正常使用阶段降低一级,但不应该低于0.9。 吊装计算示意图 4、吊环计算: (1)材料:采用HPB235级钢筋,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伸入构件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绑扎在结构钢筋骨架上。 (2)吊环钢筋截面面积: 每个吊环可以考虑两个截面受力。 式中 G――构件自重标准值(不考虑动力系数,该系数已经在钢筋的许用应力中考虑); m――受力吊环数,当构件上设置4个吊环时,设计时仅考虑3个吊环同时发挥作用。 [σs]――吊环钢筋许用应力,《规范》规定按50N/mm2采用。 装配整体式梁板构件的计算要点 为提高施工速度,同时又要满足地震地区整体性的要求时,往往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如图17所示。该结构综合了装配式和现浇式两者的优点。根据施工时模板支设和拆除的时间不同,构件的计算方法不同。如果在施工时,要预制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才拆除模板的话,只需要计算使用阶段;如施工时不支设模板(当h1/h0.4时,应在施工阶段设置可靠支撑,h1为预制梁截面高度,h为叠合梁的截面高度),预制梁(板)应该分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个阶段进行。下面以叠合梁为例说明其计算方法。 叠合梁计算示意图 (一)施工阶段 该阶段后浇叠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荷载由预制梁承担,预制梁按简支梁计算;作用在梁上的荷载包括预制梁自重、预制板自重、叠合层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1、正截面强度计算 式中 M1G—预制梁自重、预制板自重、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1Q—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2、斜截面强度计算 式中 V1G—预制梁自重、预制板自重、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 V1Q—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 (二)使用阶段 该阶段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叠合梁按整体结构 计算,作用在叠合梁上的荷载包括:叠合梁自重、预制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本阶段施工活荷载与使用阶段可变荷载中的产生影响较大者。 1、正截面强度计算 叠合梁的正弯矩区段 叠合梁的负弯矩区段 式中 M2G—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M2Q—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中的较大者; 在计算中,正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叠合层取用,负弯矩 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计算截面受压区的实际情况取用。 2、斜截面强度计算 式中 V2G—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V2Q—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中的较大者; 在计算中,叠合梁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应取叠合层和预制梁中较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计算,但不能低于预制梁的受剪承载力。 3、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 此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取叠合层合预制梁中的较低值。 (三)其他计算 叠合梁结构的计算还包括: 1、预制梁和叠合梁中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计算; 2、叠合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3、叠合梁的挠度验算。 其具体的计算,请同学们参阅P55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四)构造要求 叠合梁除应符合普通梁的构造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梁的箍筋应全部伸入叠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长度不宜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2、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叠合梁中,预制构件的叠合面可采用凹凸不小于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南大学.docx VIP
- 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pdf VIP
- 场地设计作图题-一级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真题精选.docx VIP
- 小学环境教育:校园内水体污染调查与水质保护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阿迪达斯(Adidas)品牌现状分析与二次增长战略规划.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及应用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3 same or different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濒危古树评估与抢救保护技术规程.docx VIP
- 大麦EK318.操作手册.C01.220905.pdf
- 高速公路匝道桥单箱双室现浇箱梁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