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及要求概论.pptVIP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及要求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及要求 黔东南州疾控中心 侯兴华 本节主要内容 了解食源性疾病监测有什么工作任务,该怎么做。具体地,就是: 1、食源性疾病监测概述 2、黔东南州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及工作任务 3、州县疾控中心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的工作任务 4、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病例信息报告 病原检验 5、食源性事件报告 6、食源性疾病监测有关要求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致病因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砷、甲胺磷、三聚氰胺 植物及其毒素:毒蘑菇、发芽马玲薯 动物及其毒素:河豚鱼 食源性疾病监测 根据《2015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201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 病例监测 食源性疾病监测 暴发监测 其中,各县哨点医院“病例监测”主要是对病例信息采集和上报,且对病例信息采集涉及有关病例进行了定义,即 (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详见《2015 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附录2(目前尚未下发或公布)。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监测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内容: 工作内容 执行单位 病例信息采集 所有哨点医院 病原检验 州人民医院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报告) 州和县(市)疾控中心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监测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对象: 对疑似与食品有关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或中毒性病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重点(优先)监测对象包括: (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详见《2015 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附录2《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要点》。 (3)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病案讨论 事件概况 2015年4月8日,某村蒋某一家三人(两个老人及其儿子,俩老人分别为73、74岁,儿子43岁)在餐后1~2小时内,相继出现不适。蒋某及其老伴在稍感不适后上床休息,其老伴在餐后6小时(上床休息后5小时)左右醒来,感觉四肢无力、睁眼困难、视物模糊。呼唤蒋某不应,后挣扎至其床前查看,对其呼唤、摇动已无知觉,遂挣扎、摸索出门求救。邻居及亲属前来察看,方发现蒋某已“死亡”。后派人上山寻其子,发现其子也距离其家2里处瘫痪在地。呼其尚能应,神志尚清楚,言语不似以往清楚、灵便,遂背负其下山,将其及其父紧急送往卫生院抢救。经之后对蒋某老伴及其儿子调查了解,三人均在餐后1~2小时内,相继出现不适,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或四肢无力、视物模糊、睁眼无力、张口困难、下肢肌肉震颤等症状,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绀。 分析和初步结论 1、根据GB14938-1994,此次事件符合食物中毒特点:发病3人有共同的就餐史,并且3人均在就餐后1-6小时内发病,除死亡病例情况不详,其他2名患者临床表现相似(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睁眼无力,张口困难,下肢肌肉震颤)。 2、由于2名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睁眼无力,张口困难,下肢肌肉震颤,且有进食豆豉史(发酵食品),不能排除肉毒毒素中毒。 3、由于植物性食物中毒神经系统症状较为常见,抢救不及时也可引起中毒者死亡。此次事件中,患者有进食自采野菜史,而事件中三名中毒者潜伏期均较短,较快发生死亡的严重后果,是否存在采集野菜过程中误采其他有毒植物,由于采集者已经死亡,此情况无法核实。因此,不能排除误采误食有毒植物中毒的可能。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监测 病原学检验对象 (《计划》中为病例定义)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腹泻是指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监测 病原学检验内容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

文档评论(0)

yy558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