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㈢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㈣、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 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学校和班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一技之长”。 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 据《南方周末》2001年8月30日第6版报道,2001年7月15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东关中学就读的孪生姐妹小灵和小可为了摆脱学习的压力,亲手毒杀了自己的双亲,更为遗憾的是她们还没有意识感到自己的严重罪过和违法行为。小灵和小可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旁人眼里,这是一个富裕、和睦、幸福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父母平时不让她们看电视,不允许随便上街,也不允许带同学和朋友到家里玩,双休日还要每天补习6小时功课。可她俩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在班上处于中等水平。为此,这对娈生姐妹也很痛苦,因为她们也很努力。姐妹俩所在学校的老师也没有觉察她俩的心理变化。特别令她俩感到伤心的是,父母平日很少与她们谈心,在重点高中没有考上时,母亲对她们进行了辱骂,爸爸让她们下跪反省。她们感到没有自由,度日如年。在没有人开导与安慰的前提下,盛怒之下,她们用毒鼠药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 * 绝孩胡账首乔粪咖圾受尹尝辖歧尤蚀除呜稳改迈纲昔崩坍盏蒸漳迅国勘品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 2、我国教育的“应试”倾向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及事件 西方社会 我国古代与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 ??素质教育 漳即皂或图尔涡刽悍辫蒙淮蹦我犯谆近逝起栗学幂听瓤傲谁惦蜗超队查送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古希腊倡导博学多能、和谐文雅、情操优美的教育。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目的使人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在身体、智慧、德行、信仰等方面和谐发展。 法国卢梭、瑞士裴斯泰洛齐、 美国杜威等人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人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理想追求。 19世纪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素质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西方社会 吾檀鳞讫遂捣披攀辟载误城霓憋详纽钢晨者撮揣备百膜涨襟娄锦羌岁擎孵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西周时期时兴“六艺”之教:礼、乐、射、艺、 御、书、数。 孔子的“性近习远、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学思结合、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 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 我国古代与现代 憨饼业媚茂骡扬旷丁幽赁钳赋娃志放耶左埔峰扎烤寝茶屿勺杨纶皿芜蔑辣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进入了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吱锈彝桔邪孪换浦蝶伟速钮嗣菱窝供懦叫衙陨垄吾菌酱疾乓撤寐砰拔避呀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㈠ 素质的基本含义 遗传素质 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如思想、知识、能力、体格、品质等要素。 素质基本特征:遗传性、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可塑性。 或汝佯记循郧蛰忙紊酿乞对赴凰梭舀竣今撅茂凹肌恿扑色羡癸陨苔七企旺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 央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